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围炉人散长寒煤,暖日还催墐户开。
春近郊原思梦蝶,雪残池馆见真梅。
客愁宛转凌双鬓,岁律侵寻寄一杯。
试绕小栏寻翠甲,履痕犹占旧苍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早春景象,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开篇“围炉人散长寒煤”,通过对室内温暖场景的刻画,传达出人们在严冬过后,逐渐摆脱屋内聚集取暖的情形,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紧接着,“暖日还催墐户开”展现了初春时节,阳光变得温暖起来,推动着人们打开门窗,迎接新生的气息。这里的“墐户”指的是因寒冷而被关闭的房门,它们在春天的暖风中逐渐开放,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第三句“春近郊原思梦蝶”,诗人通过提到“梦蝶”,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春日愈发迫切的期待。蝴蝶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它们在田野中飞舞,预示着生机勃勃的景象。
随后,“雪残池馆见真梅”则描绘了初春时分,积雪尚未完全消融,而庭院中的梅花已经开放。这里的“真梅”意味着在严寒中依然傲立不倒,展现出坚韧不拔之美。
诗人接着写道,“客愁宛转凌双鬓”,通过对远方游子的思念表达了个人情感上的哀愁。春天的到来往往会加深人们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尤其是身处异地的游子。
接下来的“岁律侵寻寄一杯”则是在提醒读者,即使在春日里,也不要忘记了时光的流逝。这里的“岁律”指的是时间的流转,“寄一杯”可能是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或是对未来未知命运的一种期待。
最后两句,“试绕小栏寻翠甲,履痕犹占旧苍苔”,诗人似乎在回忆往昔,在庭院中漫步,寻找那些已经长满青苔的旧物。这里的“翠甲”可能指的是生锈的金属质感,或是某种植物的形态,“履痕犹占旧苍苔”则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生活场景的留恋之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鲜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期待,以及在这个季节中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个人情感的复杂流动。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蕉上雨声无尽来,龙疲应困阿香催。
竹萌出土囊锥见,燕觜得泥风鹢回。
料峭侵衣犹带臈,廉纤昏昼已如梅。
愁边酒盏都无力,更着浓阴拨不开。
时序惊人翻手云,不禁风雨破除春。
岸容故故留花使,夜色明明助稼神。
异县逢人思故旧,长年作客见疏亲。
穷途自喜多闲日,虚费公家十束薪。
翠合峰峦万叶稠,云擎佛屋出岩幽。
秋光不到庭阴树,晓日先明竹外楼。
户牖高低分世界,川原远近失汀洲。
阳休示我真消息,更在灵山最上头。
霜盘玉隐倒团金,迥水秋天碧夜侵。
光掩半扉寒夜永,影分疏竹翠轩深。
长空远岫归云捲,古木高风浥露沉。
凉袂客愁应梦楚,长城晓角夜悲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