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渔者

个侬居处近诛茅,枳棘篱兼用荻梢。

尽日风扉从自掩,无人筒钓是谁抛。

城方四面墙阴直,江阔中心水脉坳。

我亦好闲求老伴,莫嫌迁客且论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翻译

我居住的地方靠近简陋的茅屋,篱笆用枳棘和荻杆编成。
整天的风门常常自动关闭,无人来钓鱼,那些鱼竿是谁丢下的呢?
城市四方城墙笔直延伸,江心宽阔水流弯曲如沟壑。
我也喜欢清闲,寻找老友作伴,别嫌弃我是被贬之人,咱们还是可以交往的。

注释

居处:住所,居住的地方。
诛茅:简陋的茅草屋。
枳棘:野生灌木,枝刺较多。
筒钓:简易的钓鱼工具,用竹筒做成。
城方:四方形的城市。
墙阴:城墙的阴影处。
水脉坳:形容江水中央水流低洼。
迁客:被贬谪的人。
论交:交往,结交朋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民独居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孤独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渔者的关怀。首句“个侬居处近诛茅”,设定了渔者所在之地,是一处靠近禁忌之草的荒凉之所。“枳棘篱兼用荻梢”生动地展现了渔者的生活环境和对自然物件的利用。接下来的“尽日风扉从自掩,无人筒钓是谁抛”,则透露出渔者独居的孤寂感,似乎连风都能随意关闭他的门扇,而那被抛弃的钓鱼工具,更显出无人问津的凄凉。诗人接着描绘了周遭环境:“城方四面墙阴直,江阔中心水脉坳”,勾勒出了渔者所处之地的地理特征,一座孤立的城堡和宽广河流构成了他生活的背景。

最后两句“我亦好闲求老伴,莫嫌迁客且论交”表达了诗人对渔者的理解和尊重,以及自己也向往那种平淡简单、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这里的“老伴”暗示着一种精神上的相通,而“莫嫌迁客且论交”则显示出诗人对于流动人口的接纳态度,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交流不应因身份而有所区别。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渔者生活环境和心境的细致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赞美隐逸生活的思想情感。

收录诗词(340)

韩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字:致光
  • 号:致尧
  •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 生卒年: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相关古诗词

赠隐逸

静景须教静者寻,清狂何必在山阴。

蜂穿窗纸尘侵砚,鸟斗庭花露滴琴。

莫笑乱离方解印,犹胜颠蹶未抽簪。

筑金总得非名士,况是无人解筑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湖南李思齐处士

两板船头浊酒壶,七丝琴畔白髭须。

三春日日黄梅雨,孤客年年青草湖。

燕侠冰霜难狎近,楚狂锋刃触凡愚。

知余绝粒窥仙事,许到名山看药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赠僧

尽说归山避战尘,几人终肯别嚣氛。

瓶添涧水盛将月,衲挂松枝惹得云。

三接旧承前席遇,一灵今用戒香熏。

相逢莫话金銮事,触拨伤心不愿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避地

西山爽气生襟袖,南浦离愁入梦魂。

人泊孤舟青草岸,鸟鸣高树夕阳村。

偷生亦似符天意,未死深疑负国恩。

白面儿郎犹巧宦,不知谁与正乾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