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隐逸

静景须教静者寻,清狂何必在山阴。

蜂穿窗纸尘侵砚,鸟斗庭花露滴琴。

莫笑乱离方解印,犹胜颠蹶未抽簪。

筑金总得非名士,况是无人解筑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宁静的景色需要宁静的人去寻找,狂放不羁又何需局限于山阴之间。
蜜蜂穿过窗户纸,尘土侵入砚台,鸟儿在庭院中争斗,露水滴落在琴弦上。
不要嘲笑在战乱中刚刚卸下官职的人,这比那些还未辞职的困顿还要好些。
即使建造黄金,也不一定就是名士所为,更何况是无人能理解这种行为的人。

注释

静景:宁静的景色。
寻:寻找。
清狂:狂放不羁。
山阴:山的北面,常用来指代隐居之地。
蜂:蜜蜂。
穿:穿透。
窗纸:窗户纸。
尘侵砚:尘土侵入砚台。
鸟斗:鸟儿争斗。
露滴琴:露水滴落琴弦。
乱离:战乱。
解印:卸下官职。
犹胜:还胜过。
抽簪:拔出簪子,古代官员离职的象征。
筑金:建造黄金。
非名士:不是名士的行为。
无人解筑金:没有人能理解这种行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静景须教静者寻"表达了要在宁静的环境中寻找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而"清狂何必在山阴"则暗示了不一定非要到深山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清狂之情可以在任何地方体现。蜂穿窗纸尘侵砚,鸟斗庭花露滴琴,是对自然界中细微事物的观察,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莫笑乱离方解印,犹胜颠蹶未抽簪"则是说不要轻视那些看似混乱无序但实际上已经悟透世事的人,他们虽然不像修行者那样显得庄重,但内心的从容不迫更胜过外表上的端正。"筑金总得非名士,况是无人解筑金"这两句则表达了即使建造黄金之屋,也不是什么有才能的人都能理解的,而是一个孤独的境界,没有人能够真正领悟。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由和精神独立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功名的超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40)

韩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字:致光
  • 号:致尧
  •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 生卒年: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相关古诗词

赠湖南李思齐处士

两板船头浊酒壶,七丝琴畔白髭须。

三春日日黄梅雨,孤客年年青草湖。

燕侠冰霜难狎近,楚狂锋刃触凡愚。

知余绝粒窥仙事,许到名山看药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赠僧

尽说归山避战尘,几人终肯别嚣氛。

瓶添涧水盛将月,衲挂松枝惹得云。

三接旧承前席遇,一灵今用戒香熏。

相逢莫话金銮事,触拨伤心不愿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避地

西山爽气生襟袖,南浦离愁入梦魂。

人泊孤舟青草岸,鸟鸣高树夕阳村。

偷生亦似符天意,未死深疑负国恩。

白面儿郎犹巧宦,不知谁与正乾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避地寒食

避地淹留已自悲,况逢寒食欲沾衣。

浓春孤馆人愁坐,斜日空园花乱飞。

路远渐忧知己少,时危又与赏心违。

一名所系无穷事,争敢当年便息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