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珍上人还天竺兼寄广通上人秦山人

江寺名天竺,多居蹑远踪。

春帆依柳浦,轻履上莲峰。

禅子兼三隐,空书共一封。

因君达山信,应向白云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江边的寺庙名叫天竺,常有修行者追寻着遥远的足迹居住于此。
春天的帆船依傍在柳树成荫的河岸,轻盈的脚步踏上如莲花般高耸的山峰。
修禅的弟子同时践行着三种隐居生活,空白的书信中蕴含着共同的哲理。
通过您传达的信息,我期待能在云雾缭绕的山中与他相遇。

注释

江寺:位于江边的寺庙。
天竺:寺庙的名字,也可能指代佛教发源地印度,这里代指寺庙具有浓厚的佛教氛围。
多居:很多人居住。
蹑远踪:追寻远方或高远的足迹,比喻追求精神上的修行。
春帆:春天的帆船,描绘春日景致。
柳浦:长满柳树的河岸。
轻履:轻松的步伐,也指行走时穿的轻便鞋子。
莲峰:形似莲花的山峰,形容山峰秀美。
禅子:修习禅宗的弟子。
三隐:指同时实践山隐、市隐、朝隐三种隐居方式,体现修行的全面性。
空书:可能指无字的书信,象征深奥的禅理或心灵的沟通。
因君:通过您。
达山信:传达至山中的信息或信件。
白云逢:在白云缭绕之处相遇,比喻高洁或理想的相会地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意境。开篇“江寺名天竺,多居蹑远踪”即设置了一个幽深静谧的场景,让人感觉到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辽阔。“春帆依柳浦,轻履上莲峰”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帆船在春日的微风中缓缓前行,而脚步轻盈地踏上荷花盛开的高峰,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隐喻着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诗中的“禅子兼三隐,空书共一封”表达了对佛法修行者的尊重与向往。禅者通过深入的修炼达到内在的清净与宁静,而那份精神世界的交流则是超越语言文字的,以心传心。

最后,“因君达山信,应向白云逢”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祝愿。通过自然界的象征——山和云,寄托着对远方朋友的深情,以及希望他能够在精神的旅程中达到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与祝福,以及自己对于精神世界追求的向往。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送皇甫侍御曾还丹阳别业

云阳别夜忆春耕,花发菱湖问去程。

积水悠扬何处梦,乱山稠叠此时情。

将离有月教弦断,赠远无兰觉意轻。

朝右要君持汉典,明年北墅可须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重钧上人游天台

渐看华顶出,幽赏意随生。

十里行松色,千重过水声。

海容云正尽,山色雨初晴。

事事将心證,知君道可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唐赞善游越

田园临汉水,离乱寄随关。

今日烟尘尽,东西又未还。

长亭百越外,孤棹五湖间。

何处游芳草,云门千万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秘上人游京

共君方异路,山伴与谁同。

日冷行人少,时清古镇空。

煖瓶和雪水,鸣锡带江风。

撩乱终南色,遥应入梦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