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太子挽歌词五首(其二)

夏启吾君子,周储上帝宾。

音容一飘忽,功业自纷纶。

露泣承华月,风惊丽正尘。

空馀商岭客,行泪下宜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夏启是我的君子,如同周朝的贵客被上帝眷顾。
他的声音和容貌已如烟云般消散,但功绩却如繁星般灿烂。
月光洒在露水上,仿佛他在哭泣,清风拂过,似乎连正道上的尘埃都为之震动。
他已不在,只有商岭的旅人,还在宜春之地含泪追忆。

注释

夏启:古代君主夏朝的开创者。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周储:周朝的储君或贵客。
上帝宾:被神灵所宠爱的客人。
飘忽:短暂、消失无踪。
纷纶:众多、繁复。
承华月:明亮的月光。
丽正:象征美德的正道。
尘:尘埃,这里比喻微小的事物。
商岭客:来自商岭的怀念者或后人。
宜春:地名,可能寓意美好的春天。

鉴赏

这是一首颇具深情的挽歌,表达了诗人对逝去英杰的缅怀和哀悼。其中“夏启吾君子,周储上帝宾”两句,通过对太子的尊贵身份的描绘,展现出其在世时备受重视的地位。"音容一飘忽,功业自纷纶"则是对逝者生前形象和成就的追忆,"飘忽"二字传达了一种转瞬即逝的感慨,而"纷纶"则暗示了太子的事迹如同繁星般众多且闪耀。

接着,“露泣承华月,风惊丽正尘”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悲哀。这里的“露”和“风”,都是借用自然现象来抒发情感的手法,而"华月"与"丽正尘"则是对逝者的形容词,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美。

最后,“空馀商岭客,行泪下宜春”两句,则是诗人对亡者生前足迹的追忆以及自己哀伤之情的宣泄。"商岭"一带,本为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而今却为空寂,反映出时空变迁与生命易逝的哲理。而“行泪下宜春”,则是诗人在春日游走之间,不禁涌起哀伤之泪,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整首挽歌以其抒情言志之妙,展现了诗人非凡的情感深度和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文献太子挽歌词五首(其三)

出处成交让,经纶有大功。

泪碑瓜步北,棠树蒜山东。

百揆方时叙,重离遂不融。

故臣偏感咽,曾是叹三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文献太子挽歌词五首(其四)

甲观光阴促,园陵天地长。

箫笳咽无韵,宾御哭相将。

盛烈传彝鼎,遗文被乐章。

君臣知己分,零泪乱无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文献太子挽歌词五首(其五)

綵仗清晨出,非同齿胄时。

愁烟锁平甸,朔吹绕寒枝。

楚客来何补,缑山去莫追。

回瞻飞盖处,掩袂不胜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王三十七自京垂访作此送之

失乡迁客在天涯,门掩苔垣向水斜。

只就鳞鸿求远信,敢言车马访贫家。

烟生柳岸将垂缕,雪压梅园半是花。

惆怅明朝尊酒散,梦魂相送到京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