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
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侍女在深夜中独自一人,轻轻地整理妆奁的情景。她本已就寝,但由于思念或忧愁,她悄无声息地流下泪水,却又不愿让人知晓。诗中的"故故惊人睡"可能是指她在夜深人静时分,仍旧保持着警觉,以防被人发现她的哀伤。侍女的生活似乎并不如外表那般光鲜,她们背后的孤独与泪水,只有在无人的夜晚才得以释放。
"懒卸凤皇钗,羞入鸳鸯被"一句,透露出她的内心世界。她不愿意佩戴那些华丽的首饰,因为它们让她感到羞愧。这些装饰原本应当是荣耀和美丽的象征,但在这位侍女眼中,却成了掩盖真实感受的工具。"羞入鸳鸯被"则表达了她想要隐藏自己的愿望,仿佛即使是在睡梦中,也希望能与世隔绝。
最后两句"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诗人通过残留的灯光和轻轻飘落的烟雾,勾勒出一个寂静而又有些许哀伤的氛围。这里的"和烟坠金穗"可能暗示着侍女内心的平静与淡泊,以及她对那些华丽但虚幻世界的超然。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侍女的夜间独白,展现了古代女性在表面光鲜背后所隐藏的寂寞和哀愁。它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致的意象构建,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生活的多重性。
不详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蹋青会散欲归时,金车久立频催上。
收裙整髻故迟迟,两点深心各惆怅。
古木侵天日已沈,露华凉冷润衣襟。
江城曛黑人行绝,唯有啼鸟伴夜砧。
池塘夜歇清明雨,绕院无尘近花坞。
五丝绳系出墙迟,力尽才瞵见邻圃。
下来娇喘未能调,斜倚朱阑久无语。
无语兼动所思愁,转眼看天一长吐。
春融艳艳,大醉陶陶。漏添迟日,箭减良宵。
藤垂戟户,柳拂河桥。帘幕燕子,池塘伯劳。
肤清臂瘦,衫薄香销。楚殿衣窄,南朝髻高。
河阳县远,清波地遥。丝缠露泣,各自无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