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平望

未办扁舟挂绿蓑,人间何处不风波。

终须径为鲈鱼去,笠钓归寻张志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过平望》由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未办扁舟挂绿蓑”,诗人以一种略带遗憾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尚未能拥有轻舟和绿色蓑衣,即未实现乘舟泛游江湖的愿望。这既是对现实处境的一种无奈描述,也暗含着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次句“人间何处不风波”,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指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何方,都充满了变数和挑战,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与艰难。这一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流露出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后两句“终须径为鲈鱼去,笠钓归寻张志和”,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的直接表达。他设想自己最终会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像东汉隐士严子陵那样,选择离开尘嚣,去到一个可以垂钓的地方,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里引用了唐代诗人张志和的典故,张志和曾有“烟波钓徒”的美誉,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通过这样的想象,诗人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沈与求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将个人的情感与对世界的观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邃的内涵和广泛的共鸣。

收录诗词(316)

沈与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吴江(其一)

水阔风豪浪拍天,鱼龙戏舞堕馋涎。

寻常行处多翻覆,看我孤舟得隐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次吴江(其二)

小邑萧条兵火馀,狐狸入市自相呼。

茅墙竹户斜阳里,十室生涯久已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冬至遇雪题明因寺僧房(其一)

宦学差池已倦游,一犁真欲老西畴。

天公为作丰年信,更喜将军入蔡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冬至遇雪题明因寺僧房(其二)

遥想燕山落大花,更堪直北渡龙沙。

六师挟纩怀轻煖,取日谁能反翠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