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徐伯枢见寄二首(其一)

十载风尘走朔南,白头如雪面如蓝。

借车载具家频徙,应俗为文笔大惭。

茅屋雨添苔上壁,竹林烟护笋抽簪。

别来行路难行甚,何夕挑灯细与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诗人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变迁的感慨。首联“十载风尘走朔南,白头如雪面如蓝”以“风尘”、“朔南”、“白头”、“面如蓝”等词勾勒出诗人历经沧桑的形象,既有岁月的痕迹,也有对过往的回忆。颔联“借车载具家频徙,应俗为文笔大惭”则反映了诗人在生活中的奔波与无奈,以及在创作上的自我反省和谦逊。颈联“茅屋雨添苔上壁,竹林烟护笋抽簪”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坚韧。尾联“别来行路难行甚,何夕挑灯细与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徐伯枢的思念之情,以及渴望与之深入交流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73)

谢应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字:子兰
  • 号:龟巢
  •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95~1392

相关古诗词

答徐伯枢见寄二首(其二)

杜宇催归不绝声,知君归计正留情。

东胶茶焙春烟暖,西堠花村夕照明。

音信尚烦黄耳寄,交情不负白鸥盟。

明年筑室相邻住,儿辈求田与力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方池诗为马公振赋

携我方竹杖,看君方池水。

宛然俯中庭,照影月明里。

清风生蘋末,素练吹不起。

鱼乐鱼自知,主人亦应尔。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许君善郊居

秋色苍茫日落斜,鲤鱼风起荻飞花。

先生晚酌依稀醉,吹笛渔童恰到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过无锡书所见

朝发吴门东,暮宿锡山下。

隔墙语呜咽,云是流移者。

生来本村居,白首事耕稼。

居城仅期月,区区避兵马。

狂奴称老虎,咥人空四野。

城降人出关,方□虎遭呙。

里胥俄促人,负郭一网打。

监官驱上船,寸步不少假。

不知遣何之,骨肉忍相舍。

□□哭声悲,涕与泪交泻。

同行千数人,瘦骨皆□把。

铁索连系颈,俯首若喑哑。

天高恐未闻,尔悲知者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