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倚杖河边记水痕,眼明喜见白鸥群。
雨声夜向九峰泻,江势朝来三堰分。
窟宅蛟龙元自擅,邻家鸡犬要相闻。
我师一饱关天意,收拾晴风放密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景图。"倚杖河边记水痕",诗人手持拐杖站在河岸边,观察着春水的流淌和变化。"眼明喜见白鸥群"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喜悦之情。
接下来的"雨声夜向九峰泻"与"江势朝来三堰分"则描绘了一场春夜细雨过后的景象,江水在山峦间奔腾,形成了三个急湍。这里的“九峰”和“三堰”可能是实指,也可能是夸张或泛指,突出了江河的连绵不断。
"窟宅蛟龙元自擅"一句富有想象力,通过比喻手法将水域中的生物(如蛟龙)描写得仿佛拥有自己的领地。紧接着的"邻家鸡犬要相闻"则是对岸边村落生活的一种描绘,显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两句“我师一饱关天意,收拾晴风放密云”似乎在讲述诗人或其师傅对于自然规律的领悟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一饱"可能是指吃饱之后的心境,而“关天意”则表明诗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了一种超越凡人的意志或力量。而“收拾晴风放密云”则像是在描述一种控制和释放,可能隐喻着诗人对于情感的调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江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不详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六六成鳞吹,呦呦赋鹿鸣。
三仙随劝驾,千佛要题名。
俎豆初筵秩,衣冠习俗荣。
例须烦举送,我亦鲁诸生。
大比周三岁,登名蜀一涯。
圣贤元祐学,父子老苏家。
类省登槐市,清秋艳桂华。
生平晁董业,亲策对褒嘉。
望崖相送欲凌虚,未拟边州作陋居。
法令牛毛纷可笑,使君马尾自能书。
白云度岭愁方寸,黄瘴埋沙费扫除。
列戟横琴果何择,一窗秋月竹疏疏。
广汉川原迥,重江秋水多。
桥边金作雁,湖上酒如鹅。
岂有雒书出,转添巴字讹。
泥涂滞行客,之子惜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