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银地溪边遇衲师,笑将花宇指潜知。
定观玄度生前事,不道灵山别后期。
真相有无因色界,化城兴灭在莲基。
好令沧海龙宫子,长护金人旧浴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收录在他的《新楼诗》集中。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与心境交融的诗歌,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禅意和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
"银地溪边遇衲师,笑将花宇指潜知。"
这里,“银地”形容溪水如同白银一般清澈,“衲师”即是佛教僧人,他们身穿补钉衣,故称“衲衣”。诗人在溪边邂逅一位高僧,并与之对话,通过笑容和手势指引着某种超然的智慧。
"定观玄度生前事,不道灵山别后期。"
“定观”意味着心境安定,专注于内在的修行,“玄度”则是深邃难测的禅理。诗人表达了对过去世事的反思,而不再执着于与灵山(佛教圣地)分别后的时间流逝。
"真相有无因色界,化城兴灭在莲基。"
“真相”指的是宇宙间万物的本质,“色界”则是指世间的一切现象。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佛教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禅理的领悟,以及对生命与宇宙变迁无常的感慨。
"好令沧海龙宫子,长护金人旧浴池。"
最后两句诗,诗人表达了希望后代能够继承并保护古老文化遗产,如同传说中的沧海龙宫一样神秘而又珍贵,“金人”指的是佛像或是古代的重要人物,“旧浴池”则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记忆。诗人希望这些文化瑰宝能够被长久地守护和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汇了自然美景、禅理思索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在意境上追求超脱和永恒的佳作。
不详
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杜鹃如火千房拆,丹槛低看晚景中。
繁艳向人啼宿露,落英飘砌怨春风。
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谁将老子同。
惟有此花随越鸟,一声啼处满山红。
开花占得春光早,雪缀云装万萼轻。
凝艳拆时初照日,落英频处乍闻莺。
舞空柔弱看无力,带月葱茏似有情。
多事东风入闺闼,尽飘芳思委江城。
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
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
能促岁阴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
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念越乡。
东南旧美凌霜操,五月凝阴入坐寒。
烟惹翠梢含玉露,粉开春箨耸琅玕。
莫令戏马童儿见,试引为龙道士看。
知尔结根香实在,凤皇终拟下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