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一首(其三)

群邪可干正,众枉能矫直。

萧条孤生篁,隐忍在丛棘。

白璧竟何愆,青蝇自怀慝。

公论苟不存,孰辨夷与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正义与邪恶、正直与歪曲的深刻思考。诗中“群邪可干正,众枉能矫直”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正直之人的坚守与努力,以及他们如何对抗邪恶势力,矫正不正之风。接着,“萧条孤生篁,隐忍在丛棘”通过竹子的孤独生长与身处荆棘之中,象征着正直者在逆境中的坚韧与隐忍。

“白璧竟何愆,青蝇自怀慝”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公正现象,将正直比作无瑕的白璧,而将那些传播谣言、诽谤他人的小人比作青蝇,暗示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实际上却能对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最后,“公论苟不存,孰辨夷与蹠”表达了对公正舆论缺失的担忧,指出如果没有公正的评价和判断,那么区分善恶的标准就会变得模糊不清,社会的价值观将会受到严重冲击。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对于维护社会正义、弘扬正直精神的强烈呼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象又抽象的道德世界,引发了读者对于个人责任、社会公正以及道德价值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十一首(其四)

伯阳西度关,仲尼东浮海。

道大无所容,一身置何在。

兰蕙秋风前,芳香竟谁采。

天道自茫茫,知命不复悔。

栖栖止百年,赫赫向千载。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杂诗十一首(其五)

吕梁险可逾,大行危可陟。

如何方寸间,中自多荆棘。

尊前生白刃,舟中起敌国。

一感睚眦瞋,报之甚仇隙。

咄嗟难与居,俯仰隘八极。

思欲凌风翔,恨无凌风翼。

形式: 古风

杂诗十一首(其六)

猛虎出深山,往往多渴饥。

居然肆彼恶,隳突当九逵。

机槛素弗设,赤手安可羁。

冲飙激脩坂,白日翳阴霾。

吾思阳羡子,延伫心凄其。

形式: 古风

杂诗十一首(其七)

夜久无与适,块然坐空堂。

白鸟一何多,营营来我傍。

静言聊假寐,遂以袭单裳。

噆肤犹可忍,聒耳谅难当。

晨星耀东庑,明月度西厢。

念尔能几何,灭迹于朝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