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一首(其四)

伯阳西度关,仲尼东浮海。

道大无所容,一身置何在。

兰蕙秋风前,芳香竟谁采。

天道自茫茫,知命不复悔。

栖栖止百年,赫赫向千载。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宗泐所作的《杂诗十一首》中的第四首。诗中以历史人物如老子和孔子的典故开篇,引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伯阳西度关,仲尼东浮海",老子西行出关,孔子东游至海,象征着两位圣贤追求真理与智慧的旅程。接着诗人提出"道大无所容,一身置何在",探讨了大道与个体存在的关系,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兰蕙秋风前,芳香竟谁采",以兰花和蕙草在秋风中的芳香无人欣赏为喻,暗示了人生的孤独与价值的未被发现。"天道自茫茫,知命不复悔",指出宇宙的广阔与生命的渺小,强调顺应天命的重要性,即使面对未知与困难也不再后悔。

最后两句"栖栖止百年,赫赫向千载",表达了诗人对于短暂生命与永恒名声的对比思考,认为尽管生命有限,但通过努力与贡献,可以使自己的影响力超越时间,达到千载流传的效果。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十一首(其五)

吕梁险可逾,大行危可陟。

如何方寸间,中自多荆棘。

尊前生白刃,舟中起敌国。

一感睚眦瞋,报之甚仇隙。

咄嗟难与居,俯仰隘八极。

思欲凌风翔,恨无凌风翼。

形式: 古风

杂诗十一首(其六)

猛虎出深山,往往多渴饥。

居然肆彼恶,隳突当九逵。

机槛素弗设,赤手安可羁。

冲飙激脩坂,白日翳阴霾。

吾思阳羡子,延伫心凄其。

形式: 古风

杂诗十一首(其七)

夜久无与适,块然坐空堂。

白鸟一何多,营营来我傍。

静言聊假寐,遂以袭单裳。

噆肤犹可忍,聒耳谅难当。

晨星耀东庑,明月度西厢。

念尔能几何,灭迹于朝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诗十一首(其八)

福祸无定在,倚伏谁先知。

于事既难料,在理亦罔推。

西伯称大圣,羑里却见縻。

况居千载下,风教日已衰。

愿君略形累,所存心不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