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山

客吴十五载,始上灵岩山。

入门地如削,凭轩绝跻攀。

孰云念乡国,不复忧险艰。

回首楚与越,茫茫一气间。

向来朝会时,自谓吞百蛮。

焉知王气衰,空忝禅栖閒。

山川自潇洒,木石饶斓斑。

俯仰万里外,浩歌风雨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方的《灵岩山》诗,描绘了作者在灵岩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客吴十五载,始上灵岩山”,点明了诗人长期客居吴地,终于有机会登临灵岩山。接着“入门地如削,凭轩绝跻攀”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势陡峭,难以攀登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孰云念乡国,不复忧险艰”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豁达态度,不再为家乡和外界的忧虑所困扰。接下来“回首楚与越,茫茫一气间”则以广阔的视角,展现了山川的壮丽与自然界的广阔无垠,让人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生命的渺小。

“向来朝会时,自谓吞百蛮”一句,可能暗指诗人过去在官场上的得意与自信,而“焉知王气衰,空忝禅栖閒”则转折道出了世事无常,官场失意后的失落与反省。诗人意识到权力与地位的虚幻,转而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山川自潇洒,木石饶斓斑。俯仰万里外,浩歌风雨还”四句,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山川的壮丽、树木岩石的斑斓色彩,让诗人感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由。他以豪迈的歌声,面对风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洞察以及对自我超越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6)

陈方(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羊肠岭

迢迢羊肠北,山深日当午。

道傍多奇石,百态不受侮。

高或如飞龙,低或如踞虎。

岌嶪积铁间,参差意无迕。

仆夫如怪我,疾行齐过弩。

匆匆莫辞劳,悄悄愧不羽。

野果缀微殷,春泉流乱乳。

焉知下山时,凄迷更何许?

形式: 古风

涵虚阁

高标何崔嵬,结搆苍崖上。

群山如儿孙,罗列皆北向。

势入五湖小,气敌万夫壮。

想当全胜时,自足恃保障。

登之尚心怀,却倚独惆怅。

远近互出没,风霭相摩荡。

草木乱如云,乾坤悄孤望。

矫手不成翔,无从挽尘鞅。

形式: 古风

题宣和所制赤驹图

房星委地生神□,众马不得相俦匹。

千里风轻白玉蹄,平渊春浴丹砂质。

自从长养入天闲,振鬣常陪乘舆出。

未知赴敌见戈矛,所惯承恩闻警跸。

嘶当落日近尊严,气抹长林动萧瑟。

不惭刍豆饱微躯,尚觊朝家三品秩。

宣和殿里图书□,亲见圉人事爬栉。

当时青海九万馀,未有一匹当宸笔。

临轩睥睨迥出群,落纸须臾?奔逸。

内侍传宣赐近臣,再拜奎光欲腾室。

秋深沙苑多蒺藜,夜半河南吹觱栗。

已诏民间置牧地,如此龙媒敢轻失。

青城道上尘眯人,六宫粉黛无精神。

此时此马□□□,□□□□□不能。

追随天子向南去,哀哉委骨俱蒙尘。

形式: 古风

题龚翠岩中山出游图

楚龚胸中墨如水,零落江南发垂耳。

文章汗马两无功,痛哭乾坤遽如此。

恨翁不到天子傍,阴风飒飒无辉光。

翁也有笔同干将,貌取群怪驱不祥。

是心颇与馗相似,故遣麾斥如翁意。

不然毕状吾将憎,区区白日胡为至?

嗟哉咸淳人不识,夜夜宫中吹玉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