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

身寄他乡远,心惊土俗殊。

闾阎讳冠带,子弟笑诗书。

韩国纵横后,商顽习尚馀。

几时东去棹,笑脍楚乡鱼。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身在异乡遥远的地方,心中却对本土风俗感到惊讶。
民间百姓忌讳穿戴官服,年轻人嘲笑读书识字。
韩国(这里可能指韩姓或韩国文化)的影响之后,商贾仍有旧习留存。
何时能乘船东归,品尝楚地的鲜美鱼肴,笑容满面。

注释

身:身体。
寄:寄托。
他乡:外地。
远:遥远。
心惊:内心惊异。
土俗:本地风俗。
殊:不同。
闾阎:民间。
讳:忌讳。
冠带:穿戴官服。
子弟:年轻人。
诗书:读书识字。
韩国:可能的文化或姓氏。
纵横:影响广泛。
商顽:商贾的旧习。
习尚:习俗。
几时:何时。
东去:向东出发。
棹:船桨,此处指船。
脍:切细的鱼肉。
楚乡:楚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感慨。他远离家乡,身心都感到不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诗中的“闾阎讳冠带”表明他对当地的人情世态持保留态度,而“子弟笑诗书”则透露出他在异乡仍保持着自己的文化品味和兴趣。"韩国纵横后,商顽习尚馀"这两句是说即使在外有了一定的成就(如官至韩国公或商贾之类),但内心深处还是保留着对旧时风俗的怀念。

最后两句“几时东去棹,笑脍楚乡鱼”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东方家乡的心情。"东去棹"意指乘船东行,回归故土。"笑脍楚乡鱼"则是说即使是在异乡尝到美味的鱼肉,也会因为思念家乡而露出微笑。这不仅是对美食的怀恋,更是对故土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展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以及在异乡求生的孤独与矛盾。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代赠

洞房飞香作春雾,仙人劝酒香中语。

明眸第二紫云娘,莺学歌声柳如舞。

蹙眉长歌澧有兰,银钩请君春草篇。

繁弦高张烛烧夜,玉壶未尽参在天。

春泥雪消淮上路,东风浪头惊客橹。

恼公旧事几梦魂,过眼相逢一风雨。

黄流清洛上天汉,吴山洞庭藏水府。

谩题诗句寄归舟,江口风狂那得渡。

形式: 古风

冬日书事

昨夜新霜著瓦乾,西园梧叶尽飞翻。

楚乡原野长青草,泽国风云只薄寒。

梅蕊半含空有待,菊丛已过似无言。

杖藜引望仍搔首,羡尔鸣鸿整羽翰。

形式: 七言律诗

冬日自福昌之渑池

群岗洛阳西,势若海浪翻。

连岭起我左,层阜当我前。

采如兽腾突,缭若蛇蜿蜒。

外高陟缥缈,却下逼重渊。

老崖忽中断,俯视毛骨寒。

百丈未见底,立土如岩峦。

登高望四垠,目断无平川。

崩腾万马群,出没相后先。

虽有貔虎军,顾步安得前。

我观绝塞处,块土万雉坚。

崤渑自古险,秦人有重关。

信哉天作固,扃键谁敢干。

时平战伐息,地辟村落闲。

堆阜何茫茫,耕桑莽相连。

平生喜壮观,吊古重悲叹。

山川只自尔,兴废何多端。

形式: 古风

冬日即事

郡闲多暇日,况乃值清冬。

风叶已成扫,霜芜犹复重。

佛香留夜火,蔬饭候晨钟。

谁信二千石,心如一衲翁。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