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仲氏韵

客里三年恨,归来百虑轻。

静堪眠夜雨,梦不数邮程。

荒径九节杖,凉窗二尺檠。

吾生本易足,此外复何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外漂泊了三年,满心遗憾,回家后一切忧虑都变得微不足道。
在静静的夜晚雨声中能安然入睡,梦境不再计算归家的路途遥远。
手持一根九节竹杖,坐在有两尺长灯檠的凉窗下。
我深知人生本就足够,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值得追求呢?

注释

客里:旅居他乡。
恨:遗憾。
归来:回家。
百虑:种种忧虑。
静堪:能静静地。
眠夜雨:夜晚的雨声。
梦不数:梦中不再计算。
邮程:归家的路程。
荒径:荒芜的小路。
九节杖:九节竹杖(古人常用竹杖象征简朴生活)。
凉窗:凉爽的窗户。
檠:灯架。
吾生:我的一生。
本易足:本来就很满足。
复何营:还追求什么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次仲氏韵》。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久居客地的愁绪和归乡后的轻松自在。

“客里三年恨,归来百虑轻。”这里,“三年恨”暗示了诗人在异乡漂泊三年的时间里积累了许多不快和烦恼,而“归来百虑轻”则表明一旦回到故土,所有的忧愁都烟消云散了。

“静堪眠夜雨,梦不数邮程。”诗人在安静的夜晚沉浸于睡梦之中,即便是听到雨声,也不会再去计算那些旅途中的劳顿和距离。这两句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放松。

“荒径九节杖,凉窗二尺檠。”这里,“荒径九节杖”描绘了诗人归乡后漫步于野径之上的情景,那些曾经陪伴他行走的拐杖现在只剩下寂寞的影子。而“凉窗二尺檠”则是诗人在家中,倚靠着窗棂,感受那清凉的微风。这两句展现了归乡后的闲适与自得。

最后,“吾生本易足,此外复何营。”这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总结。意思是我这一生原本就容易满足,不需要过多的追求和劳碌。

整首诗通过对比客居与归家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土的情感寄托。诗中充满了淡泊明志和超然物外的哲理,是宋代田园诗风格的体现。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灯下学书偶成

学书乃一乐,人或罕知趣。

而我欲成癖,矻矻了朝暮。

天资苦凡弱,师法非早悟。

目力又已衰,恍若在烟雾。

虽然日数纸,就视辄自恶。

旁人谬怂恿,定未识佳处。

右军固神品,大令亦体具。

嫡传张与颜,尚未肯怀素。

颇怪近世评,似为米老误。

雄奇在风骨,隐括须法度。

安得再少年,令我进一步。

人高书乃高,此语俗子怒。

形式: 古风

自警

忿燥肝或裂,惧剧胆能破。

吾身幸无苦,及兹无乃过。

虚中阅万物,谷响聊应和。

可令蟆蚀月,竟作蚁随磨。

根危实易感,骤咽忽已唾。

何当安如山,持用警昏惰。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舟中晚思

山郡寒仍少,江村晚易昏。

梅花浑雪色,树影半云根。

远役竟何事,壮怀谁与论。

布帆无恙在,长啸下荆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祐侄初赴乡举吾家读书三世至此侄才七人作十八韵诲之

家学今三世,儒流甫七人。

生涯元窭悴,存没几酸辛。

父干真吾责,孙枝见汝新。

提携从总丱,成长及冠巾。

幸有源流正,应先器质醇。

绪馀虽耳染,缘饰匪天真。

黄卷心怀古,青灯坐达晨。

定无钱使鬼,当见笔如神。

科目诚沿袭,朝家重选抡。

桂分清夜月,花趁曲江春。

此日云霄路,他年柱石臣。

成功期济世,私喜固荣亲。

俗薄堪长笑,才轻不自珍。

膀肛誇小技,屑窣较微尘。

努力初濡翰,驰心谨问津。

利名卑汲汲,教诲实谆谆。

莫滥齐庭吹,空惭越里颦。

裁诗不尽意,持付合书绅。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