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楚江横在草堂前,杨柳洲西载酒船。
两见梨花归不得,每逢寒食一潸然。
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绿含风月满川。
同郡故人攀桂尽,把诗吟向泬寥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不尽的怀旧情怀。开篇“楚江横在草堂前,杨柳洲西载酒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设置了一种温馨和静谧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居住环境的闲适与美好。
接下来,“两见梨花归不得, 每逢寒食一潸然”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美好的回忆无法实现重返的无奈,以及在特定的时节如寒食节日,更是触发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不舍。
“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绿含风月满川”则是一幅绝佳的山水画卷,通过光线、建筑、自然景观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意境,诗人心中对于理想居所的向往。
最后,“同郡故人攀桂尽,把诗吟向泬寥天”则表达了诗人对同乡之情的珍视,以及通过吟咏诗词来寄托自己那无法言说的深情厚谊,似乎在与远古的星空交流。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深,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乡愁和对自然之美欣赏的佳作。
不详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月自斜窗梦自惊,衷肠中有万愁生。
清猿处处三声尽,碧落悠悠一水横。
平子定情词丽绝,诗人匪石誓分明。
会须携手乘鸾去,箫史楼台在玉京。
郎作东台御史时,妾长西望敛双眉。
一从诏下人皆羡,岂料恩衰不自知。
高阙如天萦晓梦,华筵似水隔秋期。
坐来情态犹无限,更向楼前舞柘枝。
正怀何谢俯长流,更览馀封识嵊州。
树色老依官舍晚,溪声凉傍客衣秋。
南岩气爽横郛郭,天姥云晴拂寺楼。
日暮不堪还上马,蓼花风起路悠悠。
边声一夜殷秋鼙,牙帐连烽拥万蹄。
武帝未能忘塞北,董生才足使胶西。
冰横晓渡胡兵合,雪满穷沙汉骑迷。
自古平戎有良策,将军不用倚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