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赠杜牧侍御

郎作东台御史时,妾长西望敛双眉。

一从诏下人皆羡,岂料恩衰不自知。

高阙如天萦晓梦,华筵似水隔秋期。

坐来情态犹无限,更向楼前舞柘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郎君任职东台御史的时候,我常常在西边遥望,眉头紧锁。
自从圣旨下达,人人都羡慕,却不知恩情已渐渐淡去,我自己却未察觉。
高高的宫阙如同天空,常在清晨梦境中萦绕,华丽的宴席像秋天的流水,阻隔了我们的相会期许。
相聚时,我的情态依然无法言尽,更在楼前跳起柘枝舞以抒发情感。

注释

郎:丈夫。
东台御史:朝廷官职。
妾:女子,指诗人自己。
敛双眉:皱眉,表示忧虑或愁苦。
诏下:皇帝的命令下达。
羡:羡慕。
恩衰:恩宠减少。
不自知:没有意识到。
高阙:宫殿的城墙。
晓梦:清晨的梦境。
华筵:豪华的宴会。
隔秋期:阻隔了期待的相聚。
情态:情感状态。
柘枝:古代的一种舞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名为《代人赠杜牧侍御》。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深情思念和不舍之心。

"郎作东台御史时,妾长西望敛双眉。" 这两句表达了女子在丈夫担任东台御史时,她常常向西凝视,眉头紧锁,表露出内心的忧虑与思念。

"一从诏下人皆羡,岂料恩衰不自知。" 诗中提到皇帝的诏令一出,人们都为之赞叹,但女子却不知道自己的恩泽正在悄然消失,这里反映了女子对丈夫职位变化的无奈与悲哀。

"高阙如天萦晓梦,华筵似水隔秋期。" 这两句以高耸的宫阙比喻夫妇间的阻隔,如同天边的云朵轻轻掠过早晨的梦境,而华丽的席子却像流水般将秋天的约定分割开来,形象地表达了思念与孤独。

"坐来情态犹无限,更向楼前舞柘枝。" 最后两句,则展示了女子坐在家中,内心的情感依旧无边无际,她甚至还会在楼前跳起舞来,手持柘枝,试图以此来释放和表达自己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女子内心复杂情感的展现,展示了一个深情且不易自拔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妇女在社会地位上的弱势与无奈。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发剡中

正怀何谢俯长流,更览馀封识嵊州。

树色老依官舍晚,溪声凉傍客衣秋。

南岩气爽横郛郭,天姥云晴拂寺楼。

日暮不堪还上马,蓼花风起路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平戎

边声一夜殷秋鼙,牙帐连烽拥万蹄。

武帝未能忘塞北,董生才足使胶西。

冰横晓渡胡兵合,雪满穷沙汉骑迷。

自古平戎有良策,将军不用倚云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珏相公

都无鄙吝隔尘埃,昨日丘门避席来。

静语乍临清庙瑟,披风如在九层台。

几烦命妓浮溪棹,再许论诗注酒杯。

从此微尘知感恋,七真台上望三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成名年献座主仆射兼呈同年

拂烟披月羽毛新,千里初辞九陌尘。

曾失玄珠求象罔,不将双耳负伶伦。

贾嵩词赋相如手,杨乘歌篇李白身。

除却今年仙侣外,堂堂又见两三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