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寺

峥嵘楼阁插天开,门外湖山翠作堆。

荡漾烟波迷泽国,空濛云气认蓬莱。

香销龙象辉金碧,雨过麒麟剥翠苔。

二十九年三到此,一生知有几回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巍峨的楼阁直入云霄,门外湖光山色翠绿如堆。
湖面烟波浩渺,让人迷失在水乡泽国,云雾缭绕中仿佛看到了仙境蓬莱。
香气消散,金色和碧绿的光芒照耀着龙象雕像,雨后麒麟雕像上的青苔剥落。
在这已经过去了二十九年,一生中能有几次机会再次来到这里呢?

注释

峥嵘:形容山峰高峻。
楼阁:高大的建筑物。
插天开:直入云霄。
门外:楼阁之外。
湖山:湖泊和山峦。
翠作堆:翠绿堆积。
荡漾:水面波动。
烟波:水面上的雾气。
迷:使...迷惑。
泽国:水乡。
空濛:迷茫、朦胧。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香销:香气消失。
龙象:佛教中的吉祥动物,象征威严。
辉金碧:闪烁着金色和碧绿的光芒。
雨过:雨后。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瑞兽。
剥翠苔:青苔脱落。
二十九年:指一段时间。
三到此:三次来到这里。
一生:人的一生。
几回来:还能有多少次回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建筑和自然景观,充满了神话色彩。"峥嵘楼阁插天开"表现出楼阁高耸,直接云天之意,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门外湖山翠作堆"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如同一副精美的山水画。

"荡漾烟波迷泽国"中的“泽国”可能指的是一个理想化的地方,充满了诗意和幻想色彩。"空濛云气认蓬莱"则是说云雾缭绕之中,仿佛可以辨识出传说中的仙岛蓬莱。

接下来的两句"香销龙象辉金碧,雨过麒麟剥翠苔"更是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来描绘一种超自然的美丽景致。这里的“龙象”、“麒麟”都是吉祥神兽的形象,而“金碧”和“翠苔”则增添了一抹华丽与清新。

最后两句"二十九年三到此,一生知有几回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带有一丝淡淡的忧愁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语言华丽,想象力丰富,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收录诗词(75)

尤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季长,晚年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祖父尤申,父尤时享,治史擅诗。绍兴十八年(1148年),登进士第。初为泰兴令。孝宗朝,为大宗正丞,累迁至太常少卿,权充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又曾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光宗朝为焕章阁侍制、给事中,后授礼部尚书兼侍读。卒后谥号“文简”。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辑有《梁溪遗稿》两卷,刊行于时

  • 字:延之
  • 号:遂初居士
  • 生卒年:mào)(1127年—1202年

相关古诗词

送吴待制帅襄阳二首(其二)

欲将盘错试馀锋,故拥旗麾讫外庸。

南岘北津形胜地,前羊后杜昔贤踪。

不妨倒载同民乐,自有轻裘折虏冲。

努力功名归报国,莫思山月与林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送吴待制帅襄阳二首(其一)

方持紫橐侍西清,忽领雄藩向暑行。

谁谓风流贵公子,甘为辛苦一书生。

词源笔下三千牍,武库胸中十万兵。

从此君王宽北顾,山南东道得长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赵子直帅蜀得须字二首(其二)

帝念西南在一隅,简求才德应时须。

羌夷种落誇威令,秦陇关河听指呼。

自古功名多少壮,及今谈笑定规模。

玉山旧政人谁记,应扫棠阴看画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赵子直帅蜀得须字二首(其一)

射策当年首汉儒,去登云路只斯须。

饱闻治最誇闽部,已有先声到益都。

壮略定羌元自许,宗英帅蜀旧来无。

前驱叱驭休辞远,看取东归上政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