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六十二首(其二十七)

骨里皮兮皮里骨,大隋老子无窠窟。

上士闻之笑未休,中流特地生疑惑。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境展开,探讨了存在与理解之间的微妙关系。"骨里皮兮皮里骨",形象地描绘了事物的本质与表象之间的复杂交织,骨与皮的关系象征着内在与外在、本质与现象的辩证统一。"大隋老子无窠窟"则可能暗指对传统或既定观念的超越,强调了寻求真理不应受限于形式或框架。

"上士闻之笑未休",表明了对于高深哲理的理解,往往需要深刻的洞察力和开放的心态,甚至可能引发笑声,因为理解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领悟和释放。"中流特地生疑惑"则反映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即使是对中等层次的理解者也会产生困惑,这说明了探索真理之路的曲折与挑战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对复杂事物理解的难度以及寻求真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鼓励读者保持谦逊、开放的态度,勇于探索未知,超越表面的局限,直达事物的核心。

收录诗词(316)

释清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六十二首(其二十八)

老大宗师竖指头,一生用得最风流。

玄沙拗折无人会,年来年去冷飕飕。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古六十二首(其二十九)

黄金为骨玉为棱,莫把他家此日寻。

多少从来悟心匠,尽将底事继威音。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

池阳何处得扪摸,后代商量苦也无。

古人刚地成多事,敢问如今会也无。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一)

密密堂堂早二三,本来无物更何堪。

痴人见了生欢喜,作者相逢满面惭。

形式: 偈颂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