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题常理斋大兄殉节诗后(其三)

晋原垂恺泽,舆颂莫能忘。

习射关经术,豪吟识蕴藏。

筹边曾虑险,报国独留芳。

宠锡昭忠烈,铭功溯太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查淳所作的《奉题常理斋大兄殉节诗后(其三)》。诗中赞美了常理斋大兄为国捐躯的英勇行为,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悼。

首句“晋原垂恺泽,舆颂莫能忘”以晋原之地的恩泽比喻常理斋大兄的贡献,指出他的事迹如同甘霖,深入人心,难以忘怀。接着“习射关经术,豪吟识蕴藏”赞扬他不仅精通武艺,还深谙文化,豪迈的吟诵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与情感。

“筹边曾虑险,报国独留芳”进一步描绘了常理斋大兄在边疆防务上的深思熟虑与对国家的忠诚奉献,即使面对艰险,也矢志不渝,最终留下了一段芳名。最后,“宠锡昭忠烈,铭功溯太常”表达了对他高尚品德和卓越功绩的认可与纪念,希望他的忠烈之名能够永远载入史册,受到后人的尊敬与追念。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赞颂,展现了常理斋大兄的英雄形象及其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精神,体现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4)

查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任桂林知府。其父查礼,曾任广西庆远府同知,曾探查湘漓之源,并于二十年在飞来石摩崖“灵渠”二字。为了却父亲遗愿,于38年后刻“湘漓分派”碑于铧嘴上,是灵渠较有影响的石刻,极引人观赏

  • 生卒年:1754

相关古诗词

奉题常理斋大兄殉节诗后(其四)

落落畴如我,无缘作骑兵。

凯旋资佐理,公务得从征。

拔剑思前绩,登台愧后程。

九原如可作,含笑见功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恭题常理斋老伯殉节诗

昔余弱冠钦忠义,髫龄侧听从军事。

癸巳之年夏六月,金酋蠢动犹堪记。

我祖松茂老观察,出入绝徼无顾忌。

是时死事廿六人,常君贞烈鲜私伪。

将军误入云漫漫,儒臣谁敢趋而避。

运筹帏幄已竭劳,疆场恸洒英雄泪。

阴崖错落恶流横,千峰万叠失晴翠。

蛮烟瘴雨闭空濛,巢穴隐隐疑深邃。

矢岂不可穿,急则莫为备。

谋岂无所施,勇若失其智。

一时猖獗起西陲,百夫恍若逢魑魅。

纷纷小丑乘间来,顷刻难与诸戎掎。

卓哉常君气节豪,挺身骂贼遂其志。

迄今魂依冰窟中,肝胆尤胜清白吏。

浣花溪畔慰忠祠,四时享祀罕与比。

幽冥应叨工部诗,吟声多寓褒嘉字。

近闻庙宇依北郭,芳址睽隔草堂寺。

更与丞相作比邻,柏森森处招以类。

少城遥接长白山,秀杰疑为常公积。

窀穸重荷圣恩覃,华表咸著旌善意。

诵公之诗佩公行,读公之传思公治。

甘棠遗爱永且长,慷慨捐躯良足志。

可知从政贵读书,处危轻于居安易。

千秋竹帛钟铭光,此身弗共草莽弃。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恭题常理斋老伯殉节诗(其一)

蠢蛮何足死,死事乃臣常。

官以三年擢,身犹四十强。

壮怀知未尽,浩气养方长。

一语如雷震,粮亡义共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恭题常理斋老伯殉节诗(其二)

昔岭枝军驻,酋来美卧沟。

中间十日暇,可为一身谋。

柴也心无径,求能义用矛。

小徵儒者勇,手起落蛮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