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三十二)

新凉修竹意愈静,初日芙蕖色倍鲜。

物态直须闲里见,人情多向快中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新来的清凉让修竹更显宁静
初升的太阳使荷花颜色更加鲜艳

注释

新凉:初秋的凉爽。
修竹:高直的竹子。
意愈静:意境更加宁静。
初日:早晨的太阳。
芙蕖:荷花的别称。
色倍鲜:色彩更为鲜明。
物态:事物的状态或景象。
直须:只在。
闲里见:在悠闲的时候才能体会到。
人情:人的感情或世态。
多向:常常倾向于。
快中偏:在快乐中更容易显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内心静谧与外界喧嚣之间的选择与偏好。

“新凉修竹意愈静”,这里的“新凉”指初秋的凉爽气候,而“修竹”则是形容竹子的高大和茂密。诗人通过这两者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更加宁静的氛围,似乎竹林在凉爽中变得更加沉稳和安静。

“初日芙蕖色倍鲜”,“初日”指的是太阳初升时分,“芙蕖”是荷花的一种,在这里代指荷花。诗人赞美了初升的太阳下,荷花颜色更加鲜艳,这不仅描绘出自然界的生机,也烘托出了一个美好的早晨场景。

“物态直须闲里见”,这句话意味着只有在安静和从容中才能真正领略到事物的真实面貌。诗人强调了静观的重要性,认为只有远离喧嚣,才能洞察事物的本质。

“人情多向快中偏”,这里则表达了一种对世态的人性的观察。“人情”指的是人的情感和行为,“向快中偏”则意味着人们往往倾向于追求快速、激烈的情绪体验。这一句也许是诗人对于当下社会现象的反思,认为人们容易沉迷于外界的快节奏生活,而忽视了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静谧自然与世间喧嚣,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隐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性思考。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十)

移得幽兰几本来,竹篱深处手栽培。

芬芳不必纫为佩,月白风清取次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庾楼

南瞻庐阜北淮山,下有长江万顷寒。

往事无边随去浪,西风有客傍阑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其八)北山

南山烟雨霏,北山风露多。

衣沾非所惜,屦湿知如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其十一)吟风桥

桥边风月佳,俯仰有馀思。

无忘履冰心,方识吟风意。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