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无情风掠芭蕉响,还是重门已闭。

银缸独对,相思方切,教人怎睡。

解叹从前事,解叹了、依前鳖气。

想他家那里,知人憔悴,相应是、睡也未。

且恁和衣强寝,奈无寐、依前重起。

起来思想,当初与你,忒煞容易。

及至而今也,半头天眼,不存不济。

最消魂苦是,黄昏前后,冷清清地。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无情的风吹过芭蕉发出声响,深宅的大门已经紧紧关闭。
独自对着银灯,思念之情更加深切,让人怎么能够入睡。
只能叹息过去的往事,尽管叹息了,还是感到憋闷。
想象他在家中,是否知道我这般憔悴,想必他也还未入眠。
勉强披着衣服躺下,却无法入睡,又起身。
再次起身思考,当初与你在一起是多么轻易的事情。
然而现在,我们之间只剩下了隔阂,无法挽回。
最令人痛苦的是黄昏时分,四周寂静冷清。

注释

无情:没有情感的。
芭蕉:一种热带植物,叶子大而宽。
重门:紧闭的大门。
银缸:银制的灯。
相思:深深的思念。
教人:使人。
从前事:过去的经历。
鳖气:憋闷的心情。
知人:了解他人。
憔悴:形容身体或精神疲惫。
相应:大概。
和衣:穿着衣服。
无寐:无法入睡。
重起:再次起身。
忒煞:非常。
容易:简单。
而今:现在。
半头天眼:比喻关系疏远,如同隔了一层云雾。
不存不济:无法弥补。
消魂:极度悲伤。
苦是:最为痛苦。
冷清清:寂静无人。

鉴赏

这首宋词《水龙吟》由赵长卿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思忆的画面。开篇以“无情风掠芭蕉响”起笔,借风声撩拨着芭蕉叶,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还是重门已闭”暗示主人公独处室内,门外的世界似乎更加遥远。银灯独照,映照出词人的深深相思,却无法入眠,心境凄凉。

“解叹从前事”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虽然叹息,但现实中的愁苦依旧如故。“想他家那里,知人憔悴,相应是、睡也未”进一步设想对方是否能感知到自己的困苦,增添了思念的深度。接下来,词人描述了自己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情景,再次强调了相思之苦。

“起来思想,当初与你,忒煞容易”回忆起当初的轻易相爱,如今却倍感艰难,对比强烈,情感跌宕。最后,“及至而今也,半头天眼,不存不济”表达了对未来的悲观,认为即使努力也无法改变现状。词的结尾,以“最消魂苦是,黄昏前后,冷清清地”收束,描绘出黄昏时分的落寞与凄清,将词人的孤独与哀愁推向高潮。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33)

赵长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著名词人。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 号:仙源居士
  • 籍贯:江西南丰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元日客宁都

离愁晚如织,托酒与消磨。

奈何酒薄愁重,越醉越愁多。

忍对碧天好夜,皓月流光无际,光影转庭柯。

有恨空垂泪,无语但悲歌。因凝想,从别后,蹙双蛾。

春来底事,孤负紫袖与红靴。

速整雕鞍归去,著意浅斟低唱,细看小婆娑。

万蕊千花里,一任玉颜酡。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歌]韵

水调歌头.中秋

今夕知何夕,秋色正平分。

嫦娥此际,底事越样好精神。

已是天高气肃,那更清风洒洒,万里没纤云。

把酒临风饮,酒面起红鳞。歌一曲,舞一曲,捧金樽。

从他妄想,老兔憔悴正纷纷。

我为桂花拚醉,明日扶头不起,颠倒白纶巾。

天若知人意,夜雨莫倾盆。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遣怀

贪痴无了日,人事没休期。

白驹过隙,百岁能得几多时。

自古腰金结绶,著意经营辛苦,回首不胜悲。

名未能安稳,身已至倾危。空剜刻,休巧诈,莫心欺。

须知天定,只见高冢与新碑。

我已从头识破,赢得当歌临酒,欢笑且随宜。

较甚荣和辱,争甚是和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赏月

把酒相劳苦,月色耀天章。

冰轮碾破寒碧,飞入酒樽凉。

击节词人妙句,吸此清辉万丈,肺腑亦生光。

揽袂欲仙举,逸兴共天长。日边客,幕中俊,坐间狂。

浩歌清啸,恍然云海渺茫茫。

唤醒谪仙苏二,何事常愁客少,更恐被云妨。

月与人长好,广大醉为乡。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