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雪里晴偏好,寒馀暖尚轻。
山烟春自起,野烧暮方明。
又是元宵过,端令病骨惊。
遣愁聊觅句,得句却愁生。
此诗描绘的是一个春日雪后的景象,"雪里晴偏好"表明在积雪融化的时节,天气转晴更显得宜人。"寒馀暖尚轻"则是说残余的寒意还未完全消散,而温暖的感觉却轻柔地来临。接着"山烟春自起"写出了山间细微的烟雾在春天自然升腾,显示出春意渐浓。"野烧暮方明"则是在傍晚时分,野外的焚烧活动才显得明亮,这里可能指的是农民烧荒之类的场景。
接下来的"又是元宵过"表达了时间已经过去了元宵节(即春节后的第十五天),而"端令病骨惊"则是在说清冷的天气让人感到身体不适,甚至连骨头都感觉到寒意。诗人在这段时日里,通过"遣愁聊觅句"来表达自己试图通过写作来排解忧愁,但却发现"得句却愁生",即便是写出了诗句,也只是让忧愁有了新的生长。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时节的感受和情绪变化,以及通过文学创作来抒发个人情怀。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睡起衣襟乱,头巾百摺痕。
帆端风色紧,船底水声喧。
胥口冤馀浪,严滩钓处村。
因行还访古,故老莫能言。
文物馀三径,芝兰秀五常。
鱼轩来粉省,象服去黄堂。
此母今谁似,清名死不亡。
一生令吏部,废却蓼莪章。
初闻一犬两犬声,次第远近鸡都鸣。
今夕明朝何日了,南村北巷几人行。
忽思春雨宿茅店,最苦仆夫催去程。
是时懒起惜残睡,如今不眠愁独醒。
暗虫夜啼不肯停,直从黄昏啼到明。
不知讨论底事著,为复怨嗟谁子生。
至竟通宵千万语,真实只是两三声。
唧唧唧唧复唧唧,此外何言君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