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文物馀三径,芝兰秀五常。
鱼轩来粉省,象服去黄堂。
此母今谁似,清名死不亡。
一生令吏部,废却蓼莪章。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为悼念故去亲人的作品,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思和赞美之情。首句“文物馀三径”,意指家中留有先人遗物,三径或指古代官员的住宅,有着深远的文化积淀。第二句“芝兰秀五常”则以珍贵的草本植物比喻母亲的美德,五常通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暗示了蒋夫人品行高尚。
第三句“鱼轩来粉省”,形容宾客纷至,车马盈门的情景,表明蒋夫人的声望。第四句“象服去黄堂”则描绘出一派尊贵的气派,其中“象服”指的是古代帝王或高官所穿之服饰,“黄堂”可能是指官府或家宅,暗示了蒋夫人生前的荣耀。
中间两句“此母今谁似,清名死不亡”,诗人通过对比,无限哀思之情溢于言表,强调蒋夫人的品德和美名即使在她去世后也不会消逝。最后两句“一生令吏部,废却蓼莪章”则提到蒋夫人生前曾参与编纂法律文书,但现在这些工作都已不再重要,反映出诗人对她的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庄重典雅,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蒋夫人生前的尊贵与美德,以及她去世后留给人们永恒的记忆。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初闻一犬两犬声,次第远近鸡都鸣。
今夕明朝何日了,南村北巷几人行。
忽思春雨宿茅店,最苦仆夫催去程。
是时懒起惜残睡,如今不眠愁独醒。
暗虫夜啼不肯停,直从黄昏啼到明。
不知讨论底事著,为复怨嗟谁子生。
至竟通宵千万语,真实只是两三声。
唧唧唧唧复唧唧,此外何言君试听。
非关枕上爱哦诗,聊复销愁片子时。
老眼强眠终不梦,空肠暗响诉长饥。
翻来覆去体都痛,乍暗忽明灯为谁。
只道昼长无那著,夜长难奈不曾知。
老来只愿酒难醒,酒力才醒梦便惊。
露滴新寒欺病骨,宦游如梦记平生。
深山五鼓鸡吹角,落月一窗鹅打更。
等待晓光雕好句,晓光未白句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