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戚武毅公祠

谭守先闻武略垂,将军决策较神奇。

顿教案堵民如故,不使沈舟贼得知。

极浦鸳鸯迷古阵,高城燕雀集空祠。

角巾徒步吴门日,愁绝烧荒部曲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戚学标为纪念武将戚武毅公而作,主要赞扬了他的军事智谋和对百姓的保护。首句“谭守先闻武略垂”表达了对戚武毅公卓越武艺和策略的敬仰,暗示其在关键时刻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第二句“将军决策较神奇”进一步强调了他决策的高明和神奇之处。

第三句“顿教案堵民如故”描绘了戚武毅公在处理战事时,能够迅速平定局面,使得民众生活如常,显示出他的仁政和安抚能力。第四句“不使沈舟贼得知”则隐含了他智胜敌人的策略,不让敌人察觉到自己的行动计划。

接下来,“极浦鸳鸯迷古阵”以自然景象比喻古代战场的复杂,鸳鸯迷失在古阵中,象征敌人的困惑,而“高城燕雀集空祠”则描绘出和平时期,燕雀聚集在祠堂的宁静画面,寓意着戚武毅公带来的安宁。

最后两句“角巾徒步吴门日,愁绝烧荒部曲诗”描绘了戚武毅公在闲暇时,身着简朴,漫步吴门,然而心中却满是忧虑,因为他在关注民生疾苦,甚至在诗歌中表达对烧荒(可能指战争破坏)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叙事和象征手法,赞美了戚武毅公的英勇智慧和对百姓的关怀,展现了他作为将领的高尚品质。

收录诗词(8)

戚学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村感事

大府夜下帖,吏人晨到乡。

纷纷带锯凿,闾里咸惊惶。

不知吏何忽,声云官取樟。

东村老翁家,祸将及萧墙。

置酒款吏语,但求吏致详。

往时溪壑间,林木颇郁苍。

不少百年物,最下千尺强。

老干饱霜雪,夕阴生夏凉。

其上巢鹳鹤,其下荫牛羊。

比年官尽取,一一残斧斨。

惨澹风云变,弥望沙土荒。

此木得不伐,因缘屋侧藏。

非敢与吏抗,崩压愁栋梁。

吏去无空手,馈乏金错囊。

然眉急暂缓,剜肉心用伤。

方今世清晏,万里波不扬。艟?备巡哨,岁修自有常。

何以竭山谷,购求动千章。

严令禁盗斫,寸板劳周防。

邱山万牛力,日令田功妨。

官得亦有限,吏凶不可当。

不见东海头,风雨卧艅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七夕

织女不在东,牵牛不在西。

何故杜陵老,诗乃颠倒之。

东西既易位,心志安得齐。

由来阳德刚,转为阴所欺。

年年七夕会,一渡河之麋。

既会辄又返,何如不渡为。

岂惟人事迕,天上有乖离。

不见奔月人,忘为后羿妻。

帝孙本骄贵,益视田夫卑。

天钱纵可贷,劝君勤耕犁。

形式: 古风

祛惑

文章出真性,忠孝为之原。

置此而不讲,藻帨徒纷繁。

临汝有才子,二十声腾骞。

少年志易满,不惜逾短垣。

一旦凤池夺,仍有当路援。

出入芙蓉府,谢去州县烦。

非吏亦非隐,车马填其门。

园亭恣游宴,姬侍供盘飧。

晚益自任诞,夥颐为大言。

名教有乐地,渠欲一力翻。

人品不足齿,诗文亦何论。

况观所论著,无一究根源。

胭脂遮俗眼,尽如古井眢。

风一而劝百,不觉入其樊。

欲举其人书,拉杂尽烧燔。

一扫轻薄习,得见古道敦。

淫邪义当辟,杨墨非有冤。

形式: 古风

读韩昌黎诗

平生强性韩退之,余事复见于作诗。

文起八代甚正则,特于诗也逞瑰琦。

硬语险语兼苦语,杂以奇字斑陆离。

明若訇輘激雷电,幽如睒闪藏鬼尸。

真宰上欲九阍诉,回头下与儿童嬉。

虞彝夏鼎嫌典重,往往破碎前人辞。

有时任意自作故,究穷所出奚从知。

神龙变化弄牙角,天马奔放无馵羁。

吾服先生胆之壮,吾惊先生气之奇。

设无此气与此胆,殿上逆鳞谁敢批。

因悟先生诗如此,亦是狡狯有意为。

朝廷纪纲坏奄镇,风俗崇信趋黄缁。

翕翕訾訾妒贤士,此辈奚止叔文伾。

皇甫张李数子外,当日可与庄语谁。

贾生痛哭既不可,东方佹谏吾其师。

病鸱妖鸟纷寄托,要亦原本风骚遗。

洞精矘眄莫能识,举世谁得相瑕疵。

先生之诗岂易读,在得其髓去毛皮。

满纸风雨杂阴晦,中仍白日青天垂。

李杜壁垒未许拔,卓然自树韩家旗。

文章一道有正变,絜长度大宁非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