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写怀六首(其二)忆子

绵绵我瓜瓞,引蔓空尔长。

有子将得力,弃之往他乡。

他乡与故里,两地永相望。

独有中天月,远照双松堂。

双松我所植,念之犹不忘。

况复儿与女,不见今六霜。

大儿踰弱冠,有娣同己长。

想当望我时,齐行松树旁。

见树不见父,呜咽泪成行。

小女年尚稚,与弟走踉蹡。

相呼戏树下,何处褰父裳。

反哺有慈乌,跪乳有羔羊。

人事独暌乖,俯仰我心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瓜瓞(绵延不绝的蔓藤)起兴,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的子女的深深思念。诗中描述了长子已长大成人,女儿还年幼,他们对父亲的思念之情通过想象他们在松树下的活动表现出来,如望父、戏树、哭泣等场景。诗人运用乌鸦反哺和羔羊跪乳的自然现象,寓言人间亲情,感叹自己与子女分离,人事乖违,内心充满悲伤。整体上,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展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深切牵挂。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客中写怀六首(其三)念姊

淮阴古壮士,犹感漂母情。

而况我同气,由来恩爱并。

一朝遭世患,舍之以徂征。

惟当欲去时,涕泗下交倾。

荏苒岁年暮,两鬓各星星。

每念焚须事,怛焉心内惊。

老去成飘荡,所志在偷生。

顾往申申詈,詈我久远行。

我欲喻中怀,独有弦歌声。

弦歌清且悲,一鼓泪已零。

再鼓三叹息,四座不忍听。

可随晨风去,长跪陈素情。

形式: 古风

客中写怀六首(其四)思弟

将老计转拙,故里不得安。

兄弟各东西,何用保馀年。

前时吴山上,与汝酌东轩。

已知是久别,杯行泪如泉。

征夫怀往路,居士恋故山。

音容从此隔,望望两心酸。

去冬得汝书,知汝病未痊。

道远不能顾,掩书一长叹。

迩来频梦汝,喜汝无病颜。

生死方未知,谁能诘其端。

自嗟农家子,止合老田园。

才疏学更误,遂为尘网缠。

晚节益零落,何日得归旋?

仰视云边雁,群飞必相连。

徘徊失所从,怆然摧心肝。

形式: 古风

芳桥宴集分韵得两字

昔思整去装,今愿憩徂两。

顾兹世路艰,愈叹日车往。

达人豁繁忧,美景恣欢赏。

座有朋簪合,庭多宾佩响。

摘萸新贮囊,采菊细擎掌。

时物已内酬,客心仍外奖。

信美终异乡,虽乐非故党。

何时息风波,一苇泛河广。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游龙山

昔闻龙石名,今觅龙山路。

泛江循近洲,即陆入遥树。

离离列綵岩,泫泫濯甘露。

歘见雨徵峰,高出云飞处。

好山殊未历,游子已多趣。

寻幽虽欲行,爱境不能去。

庶凭物外踪,稍息尘中虑。

佛庐既崇旷,云阁复高据。

登临当雨馀,眺望属秋暮。

意同疏木寒,兴逐惊乌翥。

苍苍暝色起,杳杳晚钟度。

耽玩乐地幽,趋事嫌迹遽。

为谢林下人,行当重游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