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燕子衔春入画楼。猧儿撼晓动帘钩。

一场残梦五更头。

彩凤琴中弹别调,锦麟书里诉离愁。

相思相忆几时休。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浣溪沙》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画面。首句“燕子衔春入画楼”,以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衔着生机勃勃的气息飞入华美的楼阁,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生活的温馨。次句“猧儿撼晓动帘钩”,通过描写小狗在黎明时分摇动帘钩的活泼场景,增添了室内的生动与活力。

“一场残梦五更头”则暗示了主人公在梦中与现实的短暂交接,五更时分的梦醒,可能意味着梦境中的美好与现实的落差,引出下文的情感抒发。接下来,“彩凤琴中弹别调”运用了象征手法,以华丽的凤凰琴声传达出不同于寻常的离别情绪,暗示了某种深情的告别或分离。

“锦麟书里诉离愁”进一步深化了情感,通过锦麟(可能指珍贵的信笺)上的文字,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最后一句“相思相忆几时休”,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无尽思念和难以割舍的回忆,展现出一种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清晨的景象,借景抒情,表达了主人公深沉的离愁别绪和无尽的相思之情。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滩破浣溪沙

滟滟波光绿似醅。茸茸草色嫩如苔。

只有轻寒浑不定,晚还来。

落梅村里昏鸦远,摆柳风前候雁回。

明日新晴堪眺望,上春台。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小秦王.立春

红穗金花落绛台。画楼银烛晓光催。

钗梁小燕双双颤,春自玉人头上来。

形式: 词牌: 阳关曲

朝中措

经霜原草未全黄。绿叶映红芳。

野客争夸稔岁,行人自笑炎方。

却思京国,狐裘貂帽,雪洞毡房。

不识琼楼高处,曝暄谁献吾皇。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御街行.柳花

城西杨柳千千树。风起飞花絮。

青楼珠箔斗轻盈,还绕名园幽处。

满地香毬,满天晴雪,卷却春归去。

游人歌吹堤边路。芳景须珍护。

眠开青眼舞慵腰,无计使风流住。

百啭残莺,一双新燕,九十春光暮。

形式: 词牌: 御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