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法曹挽辞(其一)

一息秋来误壮图,扬名身后喜诸孤。

平生乐易归何处,恐逐清风落有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裳为友人俞法曹所作的挽辞之一,通过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对其一生的追忆。

首句“一息秋来误壮图”,以秋天的肃杀之气象征生命的终结,暗示俞法曹在壮年时便离世,留下未竟的事业和抱负,充满了遗憾与惋惜之情。这里的“一息”既指生命的一瞬,也暗含了时间的短暂与不可逆转,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时光的宝贵。

次句“扬名身后喜诸孤”,则转而表达对俞法曹身后名声的肯定以及对后人的期许。这句话既是对俞法曹生前努力和成就的认可,也是对其家族后代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能继承先辈的遗志,继续发扬光大。

第三句“平生乐易归何处”,进一步探讨了俞法曹一生的快乐与简单(“乐易”),并提出疑问:这样的生活和情感归宿在哪里?这不仅是对逝者生前状态的怀念,也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刻思考,引人深思。

最后一句“恐逐清风落有无”,以“清风”象征逝去的生命,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不舍和对生命消逝的无奈。同时,“有无”二字蕴含着对存在的不确定性和虚无感的探讨,既是对逝者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体现了黄裳作为诗人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俞法曹挽辞(其二)

樽前故旧欢尤少,世上光阴惜未终。

去岁书来曾说梦,攀龙应御九天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陈达野母氏恭人挽辞(其一)

百度韶华少一年,有谁堂上可争先。

锦衣养志归来早,报了春晖已独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陈达野母氏恭人挽辞(其二)

眼明身健莫扶持,遽向华堂看綵衣。

已共月明无认处,孝思休踊盖棺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其一)

文科名峻归宁日,卿部官高致养时。

罔极是恩谁报得,更缘霜露有馀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