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公实(其三)

实沈其尔祟,单阏乃为灾。

偃蹇非关病,文章未尽才。

他人纷项领,之子渺尘埃。

白日中原堕,高秋大海回。

自逢双鹤至,谁叱五羊来。

欲挂延陵剑,风雷不可开。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哭公实(其三)》。诗中以悲痛的笔触悼念亡友,情感深沉,哀婉动人。

首联“实沈其尔祟,单阏乃为灾”,以古代星宿名“实沈”和“单阏”象征亡友的命运,暗示其离世如同星辰陨落,带来灾祸。接着“偃蹇非关病,文章未尽才”两句,赞美亡友虽遭遇不幸,但才华横溢,未尽其才,表达了对亡友才能的惋惜之情。

“他人纷项领,之子渺尘埃”对比他人与亡友,突出亡友的渺小与孤独,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接下来“白日中原堕,高秋大海回”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以自然景象的衰败象征亡友生命的消逝,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自逢双鹤至,谁叱五羊来”运用典故,表达对亡友的怀念与期盼,希望有灵异之事发生,如同古人传说中的仙鹤或五羊降临,以慰亡友在天之灵。最后“欲挂延陵剑,风雷不可开”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想要为亡友复仇或寻求解脱,却面对着无法逾越的困难,形象地展现了对亡友深深的思念与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哭公实(其四)

一虚郎署问,竟负帝乡期。

此日名堪定,千秋事可知。

赋宁为异物,人已不同时。

垂白君应妒,还丹我自疑。

橐装高卧尽,椎结旧游悲。

坐识藏舟理,行令荷锸随。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哭公实(其五)

从此微言绝,何当大梦醒。

人间矜意气,地下斗精灵。

虚室还生白,遗编竟杀青。

浮名流景过,夫子望秋零。

同舍悲离索,投诗哭杳冥。

山阳风雨夜,邻笛未堪听。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哭公实(其六)

岭南秋惨淡,海上日萧森。

不王衣冠气,云亡雅颂音。

操斤臣质少,题柱主恩深。

此物何陵替,斯人乃陆沈。

众方疲道路,尔欲久山林。

所以生刍赠,终难托素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郡斋同元美赋得高字

风尘如昨日,千里得同袍。

秋色随佳句,浮名避浊醪。

故人沧海远,使者白云高。

小郡常悬榻,君家自佩刀。

飞扬鞭弭约,惨淡簿书劳。

别后看多士,元龙未似豪。

形式: 排律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