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哭公实(其三)》。诗中以悲痛的笔触悼念亡友,情感深沉,哀婉动人。
首联“实沈其尔祟,单阏乃为灾”,以古代星宿名“实沈”和“单阏”象征亡友的命运,暗示其离世如同星辰陨落,带来灾祸。接着“偃蹇非关病,文章未尽才”两句,赞美亡友虽遭遇不幸,但才华横溢,未尽其才,表达了对亡友才能的惋惜之情。
“他人纷项领,之子渺尘埃”对比他人与亡友,突出亡友的渺小与孤独,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接下来“白日中原堕,高秋大海回”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以自然景象的衰败象征亡友生命的消逝,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自逢双鹤至,谁叱五羊来”运用典故,表达对亡友的怀念与期盼,希望有灵异之事发生,如同古人传说中的仙鹤或五羊降临,以慰亡友在天之灵。最后“欲挂延陵剑,风雷不可开”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想要为亡友复仇或寻求解脱,却面对着无法逾越的困难,形象地展现了对亡友深深的思念与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