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雪和子厚弟四首(其一)

冻云不成雨,巧作白玉霙。

寒光僣晓色,报我东窗明。

起来拨残灰,煖酒手自倾。

多谢曲居士,于人殊有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冻结的云层无法化作雨水,却巧妙地变成洁白如玉的雪花。
寒冷的光芒超越了清晨的颜色,照亮了我东边的窗户。
我起身拨开炉中的余烬,亲自为酒加热。
我要深深地感谢曲居士,他对人真挚而富有深情。

注释

冻云:冰冷的云层。
不成雨:无法化成雨水。
巧作:巧妙地做成。
白玉霙:洁白如玉的雪花。
寒光:寒冷的光芒。
僣:超越。
晓色:清晨的颜色。
报:回报,照亮。
起来:起身。
拨:拨弄。
残灰:炉中的余烬。
多谢:深深感谢。
曲居士:姓曲的隐士。
于人:对人。
殊有情:非常有情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未能成形的雪景,转而以精致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冻云不成雨,巧作白玉霜",诗人通过这种独特的自然现象,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感受与欣赏,同时也暗示了一种难得的、特别的情谊。

"寒光僣晓色,报我东窗明"一句,则是诗人如何在清晨的寒冷光线中感受到自然界的信息和启示,这里的"东窗明"不仅是外部环境的描写,也象征着内心世界的澄明。

"起来拨残灰,煖酒手自倾"展现了诗人在严冬中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如何珍惜并享受那一点温暖与舒适。这里既有对日常琐事的关注,也流露出一种淡然处世的情怀。

最后一句"多谢曲居士,于人殊有情"则是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感激之情表达,以及对这份特殊情谊的珍视。这里的"曲居士"很可能是诗人友人的雅号,而"殊有情"则突显了这种关系在诗人心中的独特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种淡雅而深刻的人际交往之美,以及诗人对生活中小确幸的珍视。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平沙雁落

雨馀湖水吞遥空,前山宿雾开溟濛。

坐看雁阵落沙觜,欲下复起摩苍穹。

寒芦飞花秋色老,乱扑客衣纷不扫。

肃肃惊风忽破行,却似张芝作颠草。

形式: 古风

用子蔺韵赋九日小酌

春日归来忽重九,潦旱相仍岁无有。

庭前岩桂独青青,此意于人亦良厚。

欲酬佳节拚一醉,会有白衣来送酒。

须臾殽核第罗列,无蟹犹空把螯手。

坐来灵雨洒珠玑,洗出湖山竞高秀。

三公在望无百里,咫尺银屏拥其后。

长篇落纸箭离筈,大白浮醪檐注溜。

细看黄菊与红茱,想像年时还话旧。

登高何必须人扶,我有筇杖颇坚瘦。

明朝写出醉中语,牵帅不知谁唱首。

形式: 古风

用东坡三峡桥韵赠源上人

解衣振林霏,攲枕听檐溜。

饥肠欲雷鸣,病耳忽牛斗。

自嗟兵火馀,十载困淮右。

崎岖穷水石,邂逅遍岩窦。

山游杂麋鹿,野处狎猿狖。

那知膏粱肥,但觉蔬笋瘦。

宝林吾北邻,晨夕钟鼓奏。

疏篁玉森列,樛木弓半彀。

来为圣人祝,歌呗发清昼。

归馀雨脚稀,溪流静如漱。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白莲池

白莲如玉人,高洁谢脂泽。

圆荷作翠盖,掩映秋水碧。

小亭日相对,无言倚轻策。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