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子蔺韵赋九日小酌

春日归来忽重九,潦旱相仍岁无有。

庭前岩桂独青青,此意于人亦良厚。

欲酬佳节拚一醉,会有白衣来送酒。

须臾殽核第罗列,无蟹犹空把螯手。

坐来灵雨洒珠玑,洗出湖山竞高秀。

三公在望无百里,咫尺银屏拥其后。

长篇落纸箭离筈,大白浮醪檐注溜。

细看黄菊与红茱,想像年时还话旧。

登高何必须人扶,我有筇杖颇坚瘦。

明朝写出醉中语,牵帅不知谁唱首。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天归来恰逢重阳节,连年干旱使得收成无望。
庭院前的岩桂独自翠绿,这份深情厚意对人来说也很珍贵。
想庆祝节日就拼了去喝醉,或许会有白衣使者送来美酒。
片刻间,各种菜肴和果品摆满一桌,虽无螃蟹,仍握着空螯期待。
忽然间,灵雨如珠落下,洗净了湖光山色,显得更加峻秀。
遥望远方,三公之位近在眼前,背后是银色的屏障。
长篇大论落笔如飞箭,大杯浊酒顺着屋檐滴落。
仔细观赏黄菊和红茱萸,仿佛还能回想起过去的岁月。
登高并不一定要人扶持,我有竹杖,虽瘦硬却足够支撑。
明日写下今日醉后的言语,引领歌唱的又是哪位朋友呢?

注释

潦旱:干旱。
岩桂:桂花树。
白衣:古代官服,此处指使者。
殽核:菜肴和果品。
灵雨:及时雨。
咫尺:距离很近。
大白:大杯酒。
筇杖:竹杖。
牵帅:引领,带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重阳节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自然景色的享受与赞美。开篇“春日归来忽重九,潦旱相仍岁无有”写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但重阳节却是难得的良辰美景。

庭前岩桂独青青,是对桂花特别的描写,它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承载着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与自豪。接着“此意于人亦良厚”表达了诗人希望这种美好的情操能够传递给他人,共同享受和感悟。

“欲酬佳节拚一醉”表明诗人想要在这个美好的时光里尽情地享乐,忘却一切烦恼。而“会有白衣来送酒”则是对友人的期待,希望能够与知己共度美好时光。

“须臾殽核第罗列,无蟹犹空把螯手”写出了诗人细心观察自然的态度,即便在小虫小兽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不至于感到孤单和无聊。

“坐来灵雨洒珠玑,洗出湖山竞高秀”则是对突如其来的细雨所带来的清新感受,这场雨仿佛将大自然洗涤得更加清新脱俗。

“三公在望无百里,咫尺银屏拥其后”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安逸生活,诗人似乎已经达到了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接下来的“长篇落纸箭离筈,大白浮醪檐注溜”则是对诗文创作和美酒享受的一种写实,也反映出诗人的文学才华和生活情趣。

细看黄菊与红茱,想像年时还话旧,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回味,诗人通过观赏花卉来唤起心中的往事,表达了对于过往美好的怀念。

“登高何必须人扶,我有筇杖颇坚瘦”则是诗人自信地表明,即便是在攀登高处,也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因为自己手中拿着的拐杖足以支撑起自己的步伐,体现出一种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

最后“明朝写出醉中语,牵帅不知谁唱首”则是对诗人夜饮后留下的文字与情感的一种总结,似乎在询问清晨醒来时,那些醉酒中的豪言壮语,又是由谁倡导的,这里既有对诗文创作的自信,也隐含了一丝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用东坡三峡桥韵赠源上人

解衣振林霏,攲枕听檐溜。

饥肠欲雷鸣,病耳忽牛斗。

自嗟兵火馀,十载困淮右。

崎岖穷水石,邂逅遍岩窦。

山游杂麋鹿,野处狎猿狖。

那知膏粱肥,但觉蔬笋瘦。

宝林吾北邻,晨夕钟鼓奏。

疏篁玉森列,樛木弓半彀。

来为圣人祝,歌呗发清昼。

归馀雨脚稀,溪流静如漱。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白莲池

白莲如玉人,高洁谢脂泽。

圆荷作翠盖,掩映秋水碧。

小亭日相对,无言倚轻策。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龙门呈心老

千山倚天高,一径穿云斜。

忽然见楼阁,知是佛子家。

苍松老不死,夭矫如龙蛇。

霜皮自鳞皴,风梢互槎牙。

幽花似薝卜,清绝不可加。

过庭送好音,异哉碧鸰伽。

我来不忍去,一步三咨嗟。

终当解冠裳,从师卧烟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会河道中

会河村店西,沙水清练练。

我行独带月,滉漾掣金线。

凝寒逼征衣,霜华重如霰。

至此怀僧弥,老泪几欲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