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感怀

此心只欲作东周,再到长安已白头。

往事无凭空击楫,故人何处独登楼。

月摇银海秦陵夜,露滴金茎汉殿秋。

落日酒醒双泪眼,几时清渭向西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杨奂的《长安感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此心只欲作东周”,流露出诗人对古代理想社会的向往,希望能回到像东周那样的盛世。然而,“再到长安已白头”则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岁月无情,诗人已年事已高。

“往事无凭空击楫”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失落,那些曾经的经历如今只剩下空想,无法再追寻。“故人何处独登楼”则抒发了对旧友的怀念和孤独之情,朋友不在身边,只能独自登高望远。

“月摇银海秦陵夜,露滴金茎汉殿秋”描绘了长安夜晚的景象,秦陵与汉殿的遗迹在月光下显得凄凉,露水滴落在金制的宫殿上,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

最后两句“落日酒醒双泪眼,几时清渭向西流”,以个人的哀愁收束全诗,酒醒后的诗人面对落日,眼中含泪,感叹何时才能再见清渭河水向西流去,寓意着时光流逝,愿望难以实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长安古城的描绘和自身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无奈,具有浓厚的历史沧桑感。

收录诗词(118)

杨奂(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名知章。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 字:焕然
  • 籍贯:乾州奉天

相关古诗词

延祥观

长□谁遣降精魂,气应潜龙道自存。

玄女式中消日月,春明门外转乾坤。

诸王决计戡多难,睿主应期即至尊。

天命有归赤符后,遗风犹记老人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重阳观

终南佳处小壶天,教启全真自此仙。

道纪宏开山色里,通明高耸日华边。

南连地肺花浮水,西望经台竹满烟。

最爱云窗无事客,寂然心月照重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遇仙观

一饮甘河万事休,唤回胡蝶梦庄周。

口传铅汞五篇诀,神驭云龙八极游。

寰海玄风开羽客,遇仙清迹想毡裘。

百年更有何人酌,人自无缘水自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通济桥

五丁凿石极坚顽,陌上行人得往还。

月魄半轮沈水底,虹腰千尺驾云间。

郑卿车渡心应愧,秦帝鞭驱血尚殷。

为问长江深几许,雪风吹马下天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