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寄德新丈

春风花柳日相催。淅江梅。腊前开。

开遍山桃,恰到野酴醾。

商岭东来三百里,红作阵,绿成堆。

半山亭下钓鱼台。拂层崖。坐苍苔。

林影湖光,佳处两三杯。

寄语玉溪王老子,因个甚,不同来。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翻译

春风吹动着花柳,每天都催促着它们生长。淅江的梅花在腊月之前就开放。
山桃盛开,紧接着是野生的酴醾也竞相绽放。
从商岭东边过来三百里的地方,一片红色的山桃花和绿色的植被形成鲜明的对比。
半山亭下的钓鱼台,坐落在层层悬崖下,周围长满了青苔。
湖光林影中,是品茗的好去处,只需两三杯清酒就足够。
我想告诉玉溪的王老先生,为什么不来这里共享这美景呢?

注释

花柳:形容春天的花草树木。
淅江梅:浙江地区的一种早开的梅花。
山桃:山上的桃花。
野酴醾:一种野生的植物,花朵类似酴醾。
商岭:地名,可能指某个山脉。
钓鱼台:供人垂钓的地方。
拂层崖:靠近悬崖,仿佛被风吹拂。
苍苔:青苔,常用于形容古老或静谧的环境。
玉溪:可能是人的别称或者地名。
王老子:对年长者的尊称。
因个甚:为什么,什么原因。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春风、花柳和早开的梅花为背景,展现出江南早春的独特韵味。"淅江梅"暗示了梅花在浙地的盛开,"腊前开"点明了时令之早。接着,山桃和野酴醾相继绽放,色彩斑斓,如同红绿交织的画卷。

词人笔触延伸至商岭,描绘了沿途三百里花开如锦的壮观景象,烘托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半山亭下的钓鱼台,环境清幽,湖光山色映衬,诗人在此享受着垂钓的乐趣,品茗小酌,怡然自得。

最后,诗人向好友玉溪王老子发出邀请,询问他为何不来共享这如画的春光。整首词语言简洁,意境优美,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期待,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城子.梦德新丈因及钦叔旧游

河山亭上酒如川。玉堂仙。重留连。

犹恨春风,桃李负芳年。

长记莺啼花落处,歌扇后,舞衫前。

旧游风月梦相牵。路三千。去无缘。

灭没飞鸿,一线入秋烟。

白发故人今健否,西北望,一潸然。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赋芍药杨州红

司花著意压春魁。绿云堆。拥香来。

冉冉红鸾,十步一徘徊。

花到扬州佳丽种,金作屋,玉为阶。

门前腰鼓揭春雷。倚妆台。尽人催。

莺语丁宁,空绕百十回。

不道惜花人欲去,看直待,几时开。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嵩山中作

众人皆醉屈原醒。笑刘伶。酒为名。

不道刘伶,久矣笑螟蛉。

死葬糟丘珠不恶,缘底事,赴清泠。

醉乡千古一升平。物忘情。我忘形。

相去羲皇,不到一牛鸣。

若见三闾凭寄语,尊有酒,可同倾。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梅引

墙头红杏粉光匀。宋东邻。见郎频。

肠断城南,消息未全真。

拾得杨花双泪落,江水阔,年年燕语新。

见说金娘埋恨处。

蒺藜沙,草不尽,离魂一只鸳鸯去,寂寞谁亲。

惟有因风,委露托清尘。

月下哀歌宫殿古,暮云合,遥山入翠颦。

形式: 词牌: 江城梅花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