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上作

始好步青苔,蝉声且莫催。

辛勤来到此,容易便言回。

远水月未上,四方云正开。

更堪逢道侣,特地话天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起初喜欢在青苔小路上漫步,蝉鸣声请暂且不要催促。
费尽辛劳来到这里,却轻易地说要回去。
远处的水面月亮还未升起,四面八方的云彩正舒展开来。
更幸运的是能遇见志同道合的朋友,特意来谈论天台山的话题。

注释

始:开始。
好:喜好。
步:行走。
青苔:覆盖苔藓的小路。
蝉声:蝉鸣声。
辛勤:努力。
此:这里。
容易:轻易。
言回:说要回去。
远水:远方的水面。
月未上:月亮还未升起。
四方:四面八方。
云正开:云彩正展开。
逢:遇见。
道侣:同行者,志同道合的人。
特地:特意。
话:谈论。
天台:天台山,道教名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山上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与沉醉。开篇“始好步青苔”,意指初次踏足于绿色如茵的苔地,表现出一种新鲜感和对大自然的向往。而“蝉声且莫催”则是提醒自己不要被蝉鸣的声音所打扰,要慢下脚步,细细品味自然之美。

接着,“辛勤来到此”,表达了行者不辞劳苦到达这个地方的决心和努力。而“容易便言回”,则显示出一种对山中生活的满足和放松,不急于归去的态度。

"远水月未上,四方云正开"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远处的水面尚未映照着明月,而四周的云朵正在缓缓展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开阔的氛围。

最后,“更堪逢道侣,特地话天台”,则是说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更能忍受遇见同行之人,并与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交换对天台的赞叹。这里的“天台”可能指的是一处高处,可以远眺四周景色,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境界或精神状态,即在自然中达到的一种超然物外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寄托和对生命旅途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31)

修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昭宗光化间,任庐山僧正。与贯休、齐己、虚中、处默等为诗友。五代初,应吴国征辟赴金陵。后死于朱瑾之难。以诗名,尤长于近体,多咏僧居生活。有《东林集》,已佚

  • 号:楚湘
  • 生卒年:?—918

相关古诗词

岳阳对柳

谁此种秋色,令人看莫穷。

正垂云梦雨,不奈洞庭风。

昔出长安道,独游隋苑东。

当时今日思,须信苦相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思齐己上人

同人与流俗,相谓好襟灵。

有口不他说,长年自诵经。

水声秋后石,山色晚来庭。

客问修何法,指松千岁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秋日闲居

是事不相关,谁人似此闲。

卷帘当白昼,移榻对青山。

野鹤眠松上,秋苔长雨间。

岳僧频有信,昨日得书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秋台作

独上高楼上,客情何物同。

孤云无定处,长日信秋风。

兄弟多年别,关河此夕中。

到头归去是,免使叹洪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