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独上高楼上,客情何物同。
孤云无定处,长日信秋风。
兄弟多年别,关河此夕中。
到头归去是,免使叹洪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高楼上独自徜徉,感受着客中的孤独与哀愁。"独上高楼"四字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读者随即被带入一个空旷而又充满思绪的空间。接着,“客情何物同”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这种情感与周围环境的隔绝。
"孤云无定处"则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出词人的心境,云不着陆,恰似词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长日信秋风"中,“长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词人的等待,而“信秋风”则暗示着秋天的到来,以及通过秋风传递情感的愿望。
"兄弟多年别,关河此夕中"两句,提及了与亲人久别以及内心的忧伤。"关河"在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分隔,也象征着词人与亲人之间的心灵距离。而“此夕”则强调了时间的特定性,使得这种思念变得更加迫切和深沉。
最后两句“到头归去是,免使叹洪濛”,表达了词人对于未来归宿的渴望,以及希望能够不再有过度的忧虑。"洪濛"一词,不仅形容了词人的叹息,也隐含着对复杂世事的无奈与不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高楼、孤云、长日和秋风等意象,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内心的寂寞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归属的渴望,以及希望摆脱目前孤独处境的愿景。
不详
唐昭宗光化间,任庐山僧正。与贯休、齐己、虚中、处默等为诗友。五代初,应吴国征辟赴金陵。后死于朱瑾之难。以诗名,尤长于近体,多咏僧居生活。有《东林集》,已佚
去去去何住,一盂兼一瓶。
水边寒草白,岛外晚峰青。
宿处林闻虎,行时天有星。
回期谁可定,浮世重看经。
人尽有离别,而君独可嗟。
言将身报国,敢望禄荣家。
战思风吹野,乡心月照沙。
归期定何日,塞北树无花。
竟夕凭虚槛,何当兴叹频。
往来人自老,今古月常新。
风逆沈鱼唱,松疏露鹤身。
无眠钟又动,几客在迷津。
常语亦关诗,常流安得知。
楚郊来未久,吴地住多时。
立月无人近,归林有鹤随。
所居浑不远,相识偶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