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义山所作,名为《挽横海曾朝议》。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盛世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孤独无助之感。
首句“父子眉山多一苏,衣冠盛事再堪图。”通过对山川美景的描述,以及提及“父子”和“衣冠”,暗示了一种家族繁荣、官宦显赫的过去。这里的“眉山”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但也可以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高山峻岭。“一苏”则是一个量词,用于描绘山势连绵不绝,而“衣冠盛事再堪图”则表明这些美好的往事值得被记录和传颂。
接着,“岫云懒出官情薄,霖雨未成舆望孤。”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岫云懒出”给人一种悠闲自在、不急不徐之感,但“官情薄”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政治生活的疏离和淡漠。下句中的“霖雨未成舆望孤”则表达了一种期待与失落的情绪,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但那“舆”——即车队或是官员出行的象征,却迟迟未来,使得诗人感到孤独和无助。
第三句“横海仅存遗藁在,临川有此老师无。”中,“横海”可能指的是某个宽广的水域,而“仅存遗藁”则是对过去美好事物所剩无几的感慨。这里的“遗藁”可以理解为一丝不尽的回忆或残留的情感。下句中的“临川有此老师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上的指导者或精神上的依托缺失的哀伤。
末两句“瓣香久欠南丰敬,东望灵车天一隅。”中,“瓣香久欠”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花香,而“南丰敬”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下句的“东望灵车天一隅”则充满了神秘色彩,似乎诗人在期待着来自天界的救赎或启示,这里的“灵车”可以理解为神祇乘坐的车辆,而“天一隅”则是对远方天边所处位置的一种描绘。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繁华盛世的怀念,以及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未来的无奈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