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车大马阗上京,释曰演者何声名。
当年余尝与之语,实亦可喜无俗情。
作诗千篇颇振绝,放意吐出吁可惊。
不肯低心事镌凿,直欲淡泊趋杳冥。
落落吾儒坐满室,共论悫若木陷钉。
卖药得钱辄沽酒,日费数斗同醉醒。
伤哉不栉被佛缚,不尔烜赫灶名卿。
数年不见今老矣,自说厌苦居都城。
垂颐孤坐若痴虎,眼吻开合犹光精。
雄心瞥起忽四顾,便拟击浪东南行。
开春余行可同载,相与旷快观沧溟。
不详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吴越龙蛇年,大旱千里赤。
寻常粳穄地,烂漫长荆棘。
蛟龙久遁藏,鱼鳖尽枯腊。
炎暑发厉气,死者道路积。
城市接田野,恸哭去如织。
是时西羌贼,凶燄日炽剧。
军须出东南,暴敛不暂息。
复闻籍兵民,驱以教战力。
吴侬水为命,舟楫乃其职。
金革戈盾矛,生眼未尝识。
鞭笞血涂地,惶惑宇宙窄。
三丁二丁死,存者亦乏食。
冤对结不宣,冲迫气候逆。
二年春及夏,不雨但赫日。
安得凉冷云,四散飞霹雳。
滂沱消祲疠,甘涧起稻稷。
江波开旧涨,淮岭发新碧。
使我扬孤帆,浩荡入秋色。
胡为泥滓中,视此久戚戚。
长风卷云阴,倚柂泪横臆。
予方居忧艰,胸怀积疮刺。
昏明走月月,惨惨绝生意。
杜门厌过从,掩耳避时事。
韩子我所佳,招我勤有谓。
城南访永叔,共可豁蒙蔽。
是时穷阴久,泥淖没马鼻。
区区不惮远,饥渴奔高谊。
永叔闻我来,解榻颜色喜。
殷勤排清樽,甘酸饤果饵。
图书堆满床,措论极根柢。
伊余昏迷中,忽若出梦寐。
划然毛骨开,精神四边至。
既归尚泠然,数日饱滋味。
韩子叹不足,作诗畅情义。
烂如珊瑚钩,光艳不可闭。
迫余使之和,庶以同气类。
自顾屯钝极,出语少姿媚。
抉剔虽强成,徒使肠胃沸。
永叔经术深,烂熳不可既。
虽得终日谈,百未出一二。
仓皇逼行役,萧飒包素志。
不日便乖拆,安能讫精粹。
他年老门墙,君子无我弃。
一夜大雪风喧豗,未明跨马城南回。
四方迷惑共一色,挥鞭欲进还徘徊。
旧时崖谷不复见,纵有直道令人猜。
低头抢朔风,两眼不敢开。
时时偷看问南北,但见白羽之箭纷纷来。
既以脂粉傅我面,又以珠玉缀我腮。
天公似怜我貌古,巧意装点使莫偕。
欲令学此儿女态,免使埋没随灰埃。
据鞍照水失旧恶,容质洁白如婴孩。
虽然外饰得暂好,自觉面目如刀裁。
又不知胸中肝胆挂铁石,安能柔软随良媒。
世人饰诈我尚笑,今乃复见天公乖。
应时降雪故大好,慎勿改易吾形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