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篇

桃李八九月,黄落成枯枝。

孤松悬绝巘,贞心含郁䕻。

世情妒独立,斤斧相摧劘。

宁使坐招忌,安肯轻徇时?

道旁长太息,不随桃李萎。萎枝荣有日,?根生无期。

朝菌蕾葱倩,夕槿花威蕤。

微物争瞬息,能令群生怡。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桃李篇》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对比桃李与孤松的形象,表达了对独立不屈精神的赞美和对世态炎凉的批判。

诗中以“桃李八九月,黄落成枯枝”开篇,描绘了桃李在秋季凋零的景象,象征着世俗中的繁华与衰败。接着,“孤松悬绝巘,贞心含郁䕻”则展示了孤松在悬崖上挺立的姿态,其“贞心”象征着坚守正直、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人通过“世情妒独立,斤斧相摧劘”揭示了社会中对独立者的嫉妒与迫害,强调了孤松之所以被摧残,是因为它不愿随波逐流,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

“宁使坐招忌,安肯轻徇时?”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孤松精神的颂扬,宁愿遭受非议甚至迫害,也不愿轻易妥协于世俗。最后,“道旁长太息,不随桃李萎”,诗人感叹于世间的冷暖,表达了对那些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之人的敬佩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萎枝荣有日,?根生无期。朝菌蕾葱倩,夕槿花威蕤。”这里将桃李与孤松的生命力进行了对比,暗示了孤松虽然暂时处于不利状态,但其生命力却更为持久,而桃李虽短暂繁荣,最终仍归于衰败。通过“微物争瞬息,能令群生怡”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永恒的思考,以及对那些虽处逆境但仍能保持乐观态度的人们的赞美。

整体而言,《桃李篇》通过对桃李与孤松的不同命运的对比,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独立人格与坚守正直精神的崇尚,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批判。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诣横河东林庵

飞鹘落空响,卓午生微歊。

浩浩广川陌,靡从安憩劳。

引鞭转山曲,径尾出蓬茅。

叩门息清梵,馀檀香溢寮。

衲子具佛相,兀对形枯彫。

敛神归止水,象以不著超。

尘热一回咀,苦滞多泥胶。

膜拜问大乘,但言去路遥。

怜饥少留住,蒸豆新出庖。

万竹横空来,露气清在醪。

汎几尽云色,不知天日高。

风凉忽洒袂,薄醉亦易消。

暂托等泡电,移踪殊静嚣。

锄笠厉农事,人语错平皋。

问谁戒纷竞,植此方寸苗。

默焉还返瞩,铃语隔九霄。

形式: 古风

团扇词

握我掌中,置我怀中,已捐我箧笥中。

我何德乎炎威,我何怨乎秋风?

但愿洁白常自葆,他时思我还相逢。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与叶十八论诗二章(其一)

两仪秘灵宰,以性摄其源。

虱轮转毫末,芥孔具大圜。

浮滓猛荡涤,独领真气还。

鍊微入心冶,充之弥人寰。

乾坤供役遣,至化翻无权。

隐然褫群魄,无由执其端。

但见挥手落,朵朵青玉莲。

形式: 古风

与叶十八论诗二章(其二)

春蚕抱寸茧,秋萤耀寒芒。

微物亦自爱,安知有八荒?

与子论诗理,令予心低昂。

新妇坐车中,绰约时世妆。

搴帏致窈窕,内志折其刚。

亦有武健士,百战身倔强。

挫以和平气,敛袂走且僵。

得感外旋惑,谓存中已亡。

不见鍊丹客,婴姹交元黄。太精监内景,百劫任所?。

沈心于九渊,冥极斯骤光。

矞云丽五色,骖凤云中翔。

掌上骊龙珠,灿如明月珰。

下烛人间世,历历辨沧桑。

会于逍遥游,归于无何乡。

不识六合气,何论圣与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