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本意

柳色章台路未遥。影萧萧。爱他通体似纤腰。

欲魂销。只有春风知别苦。生憎汝。

无端送客去遥遥。霸陵桥。

形式: 词牌: 添声杨柳枝

鉴赏

这首《柳枝·本意》由清代诗人汪懋麟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树与春风之间的微妙情感,以及柳树对离别的深刻感受。

开篇“柳色章台路未遥”,以“柳色”点明主题,暗示柳树生长在繁华之地,章台路象征着繁华与离别交织的道路。柳色未远,预示着离别虽近在眼前,但仍有希望与期待。

“影萧萧,爱他通体似纤腰”,描绘了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景象,其影子在地面上形成一种萧瑟之美,而柳树的形态则如同纤细的腰肢,展现出一种柔美的姿态。这里不仅赞美了柳树的外在美,也暗含了诗人对柳树内在气质的欣赏。

“欲魂销,只有春风知别苦”,表达了柳树对于离别的深深哀愁。春风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界的风,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它仿佛能感知到柳树内心的痛苦和不舍。这一句将柳树的情感赋予了春风,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细腻且富有诗意。

“生憎汝,无端送客去遥遥”,直抒胸臆,柳树对春风的怨恨之情溢于言表。柳树不愿春风带走行人,因为这代表着离别的痛苦,它对这种无端的离别感到愤怒和无奈。

“霸陵桥”,作为结尾,引用了汉代历史典故,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主题。霸陵桥是古代送别之地,此处用以象征柳树对离别的深刻记忆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柳树与春风、离别的关系,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离别之痛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82)

汪懋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角。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岁。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因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与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罢归,杜门谢宾客,昼治经,夜读史,日事研究,锐意成一家言。方三年,遽得疾卒。懋麟与汪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 号:蛟门
  • 籍贯:江苏江都

相关古诗词

眼儿媚.帘内

玲珑帘幕坠金堂。谢女怯灯光。

凤皇高髻,鸳鸯绣带,别样新妆。

多情风动帘开处,秋水更盈眶。

最销魂是,鬓边花气,怀里衣香。

形式: 词牌: 眼儿媚

东坡引.闺情

郎如天上月。照侬镜中发。团圞未久清光缺。

鬓丝常自结。鬓丝常自结。空闺静悄,香帷凄切。

有梦却同谁说。黄昏怕见灯儿灭。冷衾眠不热。

冷衾眠不热。

形式: 词牌: 东坡引

东坡引.夏景

晚凉庭院悄。流萤上阶草。枝枝抹丽开何早。

摘来团扇小。摘来团扇小。短衫秃袖,绿云斜绕。

才把兰汤搓了。染将指甲猩红好。凤仙花自捣。

凤仙花自捣。

形式: 词牌: 东坡引

浣溪沙.茉莉

小草何年离故乡。花能饰鬘最芬芳。

宣和时节始名扬。

性是温柔偏近暖,体怜清瘦怕迎凉。

被人错唤小南强。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