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邓舍人二首(其二)

白发书生意气完,确然行学效民官。

九天宫阙心长在,万里江河分亦安。

屡愧姓名尘荐牍,岂论明类必弹冠。

感公知遇如何报,唯有霜筠敌岁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寄邓舍人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邓舍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身学问和品德的坚守。

首句“白发书生意气完”,描绘了诗人虽已年老,但依然保持着读书人的意气风发,体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与执着。接着,“确然行学效民官”一句,表明诗人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更以实际行动效仿为民众服务的官员,展现了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九天宫阙心长在,万里江河分亦安”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九天宫阙”比喻为理想追求的最高境界,而“万里江河”则代表广阔的世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平凡,心仍向往高远,同时也能在纷扰的世间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屡愧姓名尘荐牍,岂论明类必弹冠”则展示了诗人谦逊的态度和对名利的淡泊。他深知自己的名字可能被写入推荐信中,却并不以此为荣,更不会因他人之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准则。

最后,“感公知遇如何报,唯有霜筠敌岁寒”表达了诗人对邓舍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决心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回报知遇之恩。霜筠(竹子)在寒冷的季节依然挺立,象征着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与勇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学问、道德、社会责任以及个人品格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廷评庆寿口号

纳庆新春八十年,更逢诞日一开筵。

童颜鹤发人间贵,道服乌巾地上仙。

玉盏煇煇擎寿酒,金炉苒苒泛香烟。

暂停丝管听祈颂,愿见恩书历九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乙卯十二月十四日夜宿东禅僧舍

簿书虽是不离身,一宿精庐兴味真。

莫道后栏花未坼,夜来霜月岂惭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又题僧壁即事

天地收功固欲全,朝廷恩惠岂容偏。

饥羸大众粟不足,县令胡颜入俸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和潘通甫中春即事

杂花交错裹楼台,二月向残三月来。

尘迹遇时随分乐,酒樽逢景等閒开。

幽禽有意名相唤,飞絮无情舞自回。

游览莫为频数厌,逡巡便举送春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