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其五)

零露下长洲。云翻海倒流。素娥深、不到西楼。

忽觉断潮归去也,饮不尽、一轮秋。城外土馒头。

人能饮恨不。

古人不见使吾愁,莫有横江孤鹤过,来伴我、醉中游。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鉴赏

此诗为宋末元初诗人刘辰翁所作《唐多令·其五》,是一首豪放且带有感慨的词作。全诗描绘了作者在长洲夜饮,望月而生的感触和愁绪。

“零露下长洲”开篇即设定了一种清冷孤寂的夜晚景象,给人以深秋或冬日之感。“云翻海倒流”则通过海浪与天际相连的壮观,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力量和作者心中的波涛。

“素娥深、不到西楼”一句中,“素娥”指的是月亮,而“西楼”则是古代文学中常用以形容高远之处的意象。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向往和距离感,既有美好事物难以企及的哀愁,也透露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愿望。

“忽觉断潮归去也,饮不尽、一轮秋”则是诗人在夜饮中突然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月亮象征着时间的循环,而自己却无法将这份美好永恒地留住,只能在短暂的秋夜中尽情享受,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城外土馒头”一句,以简单的景物描写,为诗人提供了一个沉思的背景。土馒头,即是古代一种堆积成堆的泥土,常见于田野或郊外,给人以荒凉孤寂之感。

“人能饮恨不”表达了一种对酒的依赖和悲哀的情绪。诗人通过饮酒来暂时逃避现实中的不如意,但这份悲愁终究无法消解。

“古人不见使吾愁,莫有横江孤鹤过”两句中,“古人不见”即是对历史的眷恋和对往昔英雄豪杰的怀念。诗人感到自己与那些伟大人物之间隔绝无缘,而那只“横江孤鹤”则成为了诗人的孤独象征,飞越长江,但却无法带走诗人的愁绪。

最后,“来伴我、醉中游”一句,是对酒精效力的渴望和对现实的逃避。即便是在醉酒之中,也只能是暂时的解脱,终究还是要面对现实中的孤独与悲哀。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作者夜饮赏月、感慨时光流逝和人生孤寂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沉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宴春台.寿周耐轩

五十三年,韶华刚度,今年夏五十三。

瑞鹤朝来,待公弥月重探。人生贵寿多男。

看斓斑室,添个荷衫。□□□,亭亭八面,醉倚红酣。

承平故事,暇日清谈。云龙风虎,塞北江南。

午桥午枕,羲皇白日如惔。

手种蟠桃,明年看取,实大如柑。奈何堪。

天妒人睡美,趣趁朝参。

形式: 词牌: 燕春台

恋绣衾(其三)

当年三五舞太平。醉归来、花影满庭。

办永夜、重开宴,笑姑苏、万眼未明。

而今绕市歌儿马,客黄昏、细雨满城。

十年事、去如水,想家人、村庙看灯。

形式: 词牌: 恋绣衾

恋绣衾(其二)或送肉色牡丹同赋

困如宿酒犹未销。满华堂、羞见目招。

忽折向、西邻去,教旁人、看上马娇。

肉色似花难可得,但花如、肉色妖娆。

谁说汉宫飞燕,到而今、犹带脸潮。

形式: 词牌: 恋绣衾

恋绣衾(其一)宫中吹箫

胭脂不涴紫玉箫。认宫中、银字未销。

但凤去、台空古,比落花、无第二朝。

天涯流落哀声在,听乌乌、不似内娇。

漫身似、商人妇,泣孤舟、长夜寂寥。

形式: 词牌: 恋绣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