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露坐

披襟岸帻藕花桥,一片哀鸿度碧霄。

新月出来真解事,嫩蝉吟得自无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翻译

他敞开心胸漫步在藕花桥上,满耳是哀鸿悲鸣直冲云霄。
新月升起,仿佛懂得人间愁苦,初生的蝉鸣却显得如此空洞无趣。

注释

披襟:敞开衣襟,形容心情舒畅或闲适。
岸帻:摘下头巾,表示随意、不拘小节。
哀鸿:哀鸣的大雁,常用来比喻困苦无依的人。
碧霄:青天,指高远的天空。
解事:懂事,这里形容新月似乎能理解人们的情感。
嫩蝉:刚孵化的蝉,声音稚嫩。
无聊:无趣,形容蝉鸣缺乏深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夜晚的宁静景象,诗人坐在露天之下,四周环境被细腻地刻画出来。"披襟岸帻藕花桥"中,“披襟”指的是衣襟飘动,“岸帻”则是河岸边的草木随风摇曳,而“藕花桥”则是一个具体的地标,藕花在夏季盛开,桥旁必定有清流缓缓,景色宜人。

"一片哀鸿度碧霄"中,“哀鸿”形容夜晚的蝉鸣声,似乎带有一丝凄凉感,而“度碧霄”则是对夜空的描绘,碧霄指的是清澈的夜空,给人一种宁静深邃之感。

"新月出来真解事"一句,新月初升,意味着新的开始,同时也让人感到有一种事情可以得到解决或理解的感觉。这里的“真解事”可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或许是在这样的宁静夜晚,人更容易深入思考,寻找到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答案。

"嫩蝉吟得自无聊"这句则充满了对夏日夜晚特有的描写。嫩蝉,即初生的蝉,它们在夏夜的树叶间发出细微而悠长的声音,这声音似乎带有一种无忧无虑的感觉,反映出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享受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蝉鸣声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在夏夜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闲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徐仙

采樵有遇才三日,归路还家已十年。

自古得仙非苦节,此坑安得号黄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徐处士写予真

心潜天地笑藏春,月佩云衿绝一尘。

前世率陀天上客,今生大宋国中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徐道士水墨屏(其四)

霜月沉青嶂,汀鸥卧白沙。

晓风删竹叶,秋雾补山丫。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徐道士水墨屏(其三)

乱山草斜出,危冈竹倒悬。

人家春树里,山色夕阳边。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