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尚书母太淑人(其三)

枌社传家范,阶庭著义方。

能令锵剑履,争欲倚门墙。

么么真无用,提撕独异常。

登堂今已矣,收泪转淋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家族传承着枌社的规矩,家中教育遵循正道。
他们的言行举止如同佩剑穿履,引人尊敬。
那些微小的人确实无足轻重,唯有他特立独行。
如今已经无法再登堂入室,只能含泪默默离去。

注释

枌社:古代的一种地方神社,象征家族传统。
阶庭:台阶和庭院,代指家庭。
义方:正确的道德规范或教诲。
锵剑履:形容行为举止有威严,像佩剑者一样。
倚门墙:比喻受到家人欢迎和支持。
么么:形容人地位低微或无足轻重。
提撕:规劝,纠正。
异常:与众不同,特立独行。
登堂:进入厅堂,比喻显赫的地位或成就。
淋浪:形容泪水不断流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干为悼念李尚书的母亲太淑人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对其家族教诲深远的感慨。首句“枌社传家范”赞扬了李家良好的家风和世代相传的道德典范,暗示其家庭教育严谨且有影响力。次句“阶庭著义方”进一步强调家庭中正直的教诲,如同台阶和庭院一样稳固。

“能令锵剑履”描绘出李家子弟的威仪和才能,他们身佩宝剑,步履坚定,显示出家族的荣耀与素质。然而,“争欲倚门墙”又透露出一种渴望得到家族庇护和支持的情感,反映出对母亲深厚的情感依赖。

“么么真无用,提撕独异常”是对逝者在家庭中独特地位的描述,即使在子女中显得平凡,但她的教诲和关爱却与众不同,无人能及。“登堂今已矣”表达了对母亲去世的悲痛,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忆。最后一句“收泪转淋浪”则形象地写出诗人无法抑制的泪水,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和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既赞美了李太淑人的品德和家教,也表达了诗人对亡者的深深哀悼和对家族传统的珍视。

收录诗词(82)

黄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潘孺人(其一)

闻说初年失偶时,回看囊箧鬓成丝。

谁知旧室如新室,解抚前儿似后儿。

南涧蘋生方得助,河阳花落不胜悲。

高楼百尺今休上,望著佳城空泪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浙江舟行遇风

扁舟溯浙江,日暖天气清。胥涛寂无声。

篙工挂席帆,涉险如履平。

不谓时适然,自诧伎已精。

中流舍维楫,醉卧日月横。

烟云忽异色,亭午风浪生。

两涯忽黯淡,一叶随攲倾。

津人巧不施,反念西佛名。

同舟已自诀,立葬东海鲸。

雨声忽自霁,雾暗忽复明。

举酒迭相贺,骄气又已盈。

同舟幸身安,气塞莫敢争。

谁知翻覆手,顷刻分阴晴。

既乏共济力,拂衣起徒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读史戏呈刘正之

君不见汉初曹相国,日饮醇酒不事事。

相舍后园近吏舍,点吏醉呼不肯避。

相国取酒饮园后,恨不呼吏与共醉。

又不见后来丙丞相,驭吏不畏丞相嗔。

嗜酒酒翻车上茵,醉饱去尔何容身。

两公一心相有汉,一夫见辱非吾患。

但得时平酒价贱,从渠醉后来相慢。

李斯逐客徒自尊,东门黄犬还悲辛。

西曹地近不足贵,不过能污车上茵。

人言两公固宽平,我谓两吏非庸生。

庸生无益两丞相,故辱丞相成其名。

至今汉家四百载,曹独为冠丙有声。

刘侯刘侯汝太痴,世间曹丙能几个。

但知愤世快我意,醉语谁知官小大。

却来东屯起田舍,日与田翁相唱和。

人道刘侯只是一醉人,谁知胸中自有渭与泾。

一双怪眼如老鹰,每于醉后白复青。

刘侯藏锋敛锷莫妄用,君家自是提兵冠豸种。

形式: 古风

谗人

监谤兆周蹙,偶语挤秦亡。

古风下刺上,国步安且强。

靖康发深痛,熙丰启馀殃。

惜哉天子明,未免谗者伤。

谗者亦何为,君子名愈彰。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