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三)九日多景楼用吴侍郎韵

醉我一壶玉,了此十分秋。

江涛还此,当日击楫渡中流。

问讯重阳烟雨,俯仰人间今古,此意渺沧洲。

天地几今夕,举白与君浮。旧黄花,新白发,笑重游。

满船明月犹在,何日大刀头。

谁跨扬州鹤去,已怨故山猿老,借箸欲前筹。

莫倚阑干北,天际是神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方岳所作,名为《水调歌头·其三》,它不仅仅是一次九月重阳节气的纪念,更是一段深情的怀旧之旅。诗人在此日以吴侍郎的韵脚进行创作,使得每个字词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

"醉我一壶玉,了此十分秋。" 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美酒的喜爱,以及通过饮酒来消解内心对于秋天的无限感慨。这里的“十分秋”指的是秋天景物中最为美好的一面,而非单纯的时间概念。

接着,“江涛还此, 当日击楫渡中流。”诗人回忆起过去与友人同行时的情景,那时候,他们在激流中用力划桨,如今却只能在心中重温那份波涛壮阔的感觉。

"问讯重阳烟雨,俯仰人间今古,此意渺沧洲。" 这里诗人的情感变得更加深沉,他在问询着重阳节气的变化,以及历史长河中的烟雨迷离。在这份变迁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流转和世事无常的思考,以及这种思考所带来的心灵震撼。

"天地几今夕,举白与君浮。"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生命感悟和哲学思考。他把握住短暂的人生,与朋友共享这份瞬间,如同在大海中航行,寻找着人生的意义和方向。

"旧黄花,新白发,笑重游。" 诗中的“旧黄花”与“新白发”形象鲜明地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诗人在笑中带着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

最后,“满船明月犹在,何日大刀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不舍,以及对未来某一天能够再次重温旧梦的渴望。诗中的“大刀头”可能是指一艘战舰或者某种重大事件的发生,将会带来新的转机。

"谁跨扬州鹤去,已怨故山猿老,借箸欲前筹。"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旅人的思念,以及对于家乡和旧友的怀念。他借助古代文人之举,以笔为马,想要穿越时空,再次回到那片充满回忆的土地。

"莫倚阑干北,天际是神州。" 诗尾两句,诗人劝诫自己不要依恋于物质的界限,因为在心灵深处,他知道有一个更加广阔无垠的地方,那里充满了精神的寄托和理想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细腻的心理描写,以及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美景的深刻领悟,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它不仅是一次对过去的怀念,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切探索。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六)寿赵文昌

剡曲一篷月,乘兴到人间。

蓬莱山在何处,鹤骨不禁寒。

胸有云门禹穴,笔有禊亭晋帖,风露洗脾肝。

秋入紫宸殿,磨玉写琅玕。问何如,趋琐闼,系狨鞍。

江涛今已如此,可奈寸心丹。

我宋与天无极,公寿如春难老,王气自龙蟠。

勋业付浯石,留与世人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五)寿吴尚书

明日又重午,搀借玉蒲香。

劝君且尽杯酒,听我试平章。

时事艰难甚矣,人物眇然如此,骚意满潇湘。

醉问屈原子,烟水正微茫。溯层峦,浮叠嶂,碧云乡。

眼中犹有公在,吾意亦差强。

胸次甲兵百万,笔底天人三策,堪补舜衣裳。

要及黑头耳,霖雨趁梅黄。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水调歌头(其七)别庐山题龙湖阁

宇宙一杯酒,暝色倚重湖。

青山杳杳何处,烟水泻愁予。

别岸风涛喷薄,半夜鱼龙悲啸,能撼我诗无。

李白醉不醒,唤起问何如。是耶非,天莽苍,雪模糊。

苍颜白发如此,空复笑今吾。

寄语鹭朋鸥侣,好在风餐水宿,底处不烟芜。

吾亦从此逝,从我者谁欤。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癸丑生日

老子兴不浅,归矣复言归。

不知归又何处,知我者何希。

幸有青山一片,付与白云千载,便可乐渔矶。

且尽一杯酒,春瓮晓生肥。倩梅花,邀涧叟,醉林扉。

五年今已如此,莫倚健于飞。

日月笼中双鸟,今古人间一马,五十五年非。

归去不归去,未了北山薇。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