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印山郡守《卸篆回南安任留别》即以送之次韵(其一)

新旧连三载,安危系十城。

旌旗开保障,金铁息鏦铮。

鹭渚风初定,螺川水有情。

能将宽济猛,莫但震威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所作,名为《和黄印山郡守<卸篆回南安任留别>即以送之次韵(其一)》。诗中描绘了对黄印山郡守卸任回南安任职的深情告别与祝福。

首联“新旧连三载,安危系十城”,表达了黄印山郡守在任期间的三年时间里,他所负责的地区经历了新旧交替,同时关乎着十座城市的安宁与安全。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个人的任期与更替、地区的发展与稳定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领导者的责任与担当。

颔联“旌旗开保障,金铁息鏦铮”进一步描绘了黄印山郡守在任时的治绩。通过“旌旗”象征他的权威与领导力,“保障”表示他为地区带来了安全与稳定,“金铁息鏦铮”则比喻在他的治理下,战争与冲突得以平息,社会恢复了和平与宁静。这一联不仅赞扬了黄印山郡守的军事才能,也肯定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对人民的关怀。

颈联“鹭渚风初定,螺川水有情”转而描写自然景象,以“鹭渚”和“螺川”作为背景,通过“风初定”和“水有情”来隐喻黄印山郡守离任后,自然界的平静与和谐,同时也暗含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感激之情。这里的自然景观被赋予了情感色彩,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尾联“能将宽济猛,莫但震威名”是对黄印山郡守的期望与祝福。前一句“能将宽济猛”意指希望他在新的职位上能够兼顾宽大与严明,既要有宽厚的胸怀去包容和帮助他人,也要有坚定的决心去处理问题,维护正义。后一句“莫但震威名”则是提醒他不要仅仅依靠威严来震慑他人,而是要以德服人,以实际行动赢得人们的尊重与爱戴。这不仅是对黄印山郡守个人品质的期待,也是对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的一种普遍要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黄印山郡守在任期间的成就与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对领导者的崇高敬意和对社会和谐稳定的深切期盼。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黄印山郡守《卸篆回南安任留别》即以送之次韵(其二)

千里歌来暮,民情两地同。

车辕攀父老,竹马迓儿童。

柳色初迎客,梅花旧识公。

春风吹赣水,洄溯意何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和黄印山郡守《卸篆回南安任留别》即以送之次韵(其三)

蔼吉欣爰止,新阴厦庇宽。

自惭多士领,聊借一枝安。

桃李庭芳羡,枌榆社荫观。

武城薪木在,犹幸未摧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和黄印山郡守《卸篆回南安任留别》即以送之次韵(其四)

忆自交侨札,驰驱鞅掌余。

我如倦飞鸟,客有远遗鱼。

老去心犹壮,重来愿不虚。

南云时在望,临别独踌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读罗念庵先生《南游赤子谣》,用原韵效其体

谁作父母官,忍为赤子疟。

谁无父母心,肯欺赤子弱。

赤子而盗贼,父母乐不乐?

盗贼而赤子,父母怍不怍?

自称曰南游,其名雅而谑。

赤子有父母,岂谓他人若。

投书告乡绅,书中苦相托。

上言迫饥寒,何以免沟壑。

下言不得已,号呼向城郭。

厚禄拥库仓,聚敛富囊橐。

只乞得济施,非敢肆剽掠。

不知赤子求,可能父母诺。

我思古仁人,保赤得所各。

恩不在煦妪,政必先省薄。

斯民有天良,忠信修罔觉。

惟不知孝弟,犯上乱斯作。

苟能化其心,制梃亦踊跃。

试招赤子来,转听父母约。

萑苻虽外起,众志犹可却。

古今无异情,斯言勿忽略。

哀哉是蚩蚩,畴其求民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