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归二首(其一)

深惭经济学封侯,都付浮云自去留。

往事每因心有得,身閒方喜世无求。

狼烟幸息昆阳患,蠡测空怀杞国忧。

一笑海天空阔处,从知吾道在沧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的《怀归二首(其一)》,通过诗人对个人经历与世事的反思,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道德理想的境界。

首联“深惭经济学封侯,都付浮云自去留”,诗人自谦于追求功名利禄的道路上有所愧疚,将这些世俗追求比作飘忽不定的浮云,暗示了对功名的淡泊态度。颔联“往事每因心有得,身閒方喜世无求”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内心的追求胜过外在物质的满足,只有在身心闲适之时,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宁静与满足。

颈联“狼烟幸息昆阳患,蠡测空怀杞国忧”中,“狼烟”与“昆阳患”分别象征战争与社会动荡,而“蠡测”与“杞国忧”则表达了对国家与天下的忧虑。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关注,也展现了其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即在面对国家大事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理智。

尾联“一笑海天空阔处,从知吾道在沧洲”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自在地生活,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与内心的平静。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更体现了其对道德理想与精神追求的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世事的深刻反思,展现了王守仁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道德理想的哲学思想,以及对自然美景与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怀归二首(其二)

身经多难早知非,此事年来识者稀。

老大有情成旧德,细谋无计解重围。

意常不足真夷道,情到方浓是险机。

怅望衡茅无事日,漫吹松火织秋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德声叔父归姚

犹记垂髫共学年,于今鬓发两苍然。

穷通只好浮云看,岁月真同逝水悬。

归鸟长空随所适,秋江落木正无边。

何时却返阳明洞,萝月松风扫石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示宪儿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义。

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

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

汝谛听,勿轻弃。

形式: 古风

赠陈东川

白沙诗里莆阳子,尽是相逢逆旅间。

开口向人谈古礼,拂衣从此入云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