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沈氏之老自谓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诗,有可观者(其二)

世俗何知贫是病,神仙可学道之馀。

但知白酒留佳客,不问黄公觅素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一种独特看法。"世俗何知贫是病,神仙可学道之馀"两句,通过对比世俗与神仙的不同境界,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诗人认为,在世俗眼中,贫穷是一种疾病,但对于追求道法的修行者而言,他们却能从中学习到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但知白酒留佳客,不问黄公觅素书"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宴宾客、享受人生的欢乐场景。诗人只关心如何以美酒留住那些有才华的朋友,而不去询问古代圣贤黄公(孔子)的书籍。在这里,"白酒"象征着生活中的简单乐趣,而"黄公觅素书"则代表了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诗人通过这两者的对比,强调了生活中应享受当下的每一刻。

整首诗流露出苏轼特有的豁达与超脱,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生活、友谊以及精神追求的一种积极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其一)

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

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其二)

无限青山散不收,云奔浪卷入帘钩。

直将眼力为疆界,何啻人间万户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