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奉和见贻之什且以答来章而歌盛美也

逢丘深静养疏慵,角枕斜攲数过鸿。

万事不关思想内,一心长在咏歌中。

昂藏鹤貌无凡态,冷淡琴声有古风。

共说圣君偏注意,朝昏须作黑头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在深山静处修养懒散,斜倚着角枕看雁群飞过。
世间万事都不关心,心中只有吟咏歌唱。
他像鹤立鸡群般出众,气质非凡,琴声清冷淡雅充满古韵。
人们都说圣明的君主特别关注他,早晚都期待他能早日晋升高官。

注释

逢:遇见。
丘:山丘。
深静:幽深宁静。
疏慵:懒散悠闲。
角枕:用角装饰的枕头。
斜攲:斜靠。
过鸿:飞过的鸿雁。
万事:所有事情。
思想内:内心世界。
一心:全心全意。
昂藏:气度非凡。
鹤貌:鹤的仪态。
无凡态:没有平常人的样子。
冷淡:清冷淡泊。
琴声:琴音。
古风:古朴的风格。
圣君:圣明的君主。
偏注意:特别关注。
朝昏:早晚。
黑头公:年轻的官员,指尚未白发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专心致志的生活状态。开篇两句"逢丘深静养疏慵,角枕斜攲数过鸿"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与世隔绝的心境。"万事不关思想内,一心长在咏歌中"则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吟咏诗词之中,不为外界琐事所牵绊。

接着的两句"昂藏鹤貌无凡态,冷淡琴声有古风"通过对鹤和琴的形象描写,传达了一种出尘脱俗、保持高洁的艺术追求。最后两句"共说圣君偏注意,朝昏须作黑头公"则是诗人对圣君(可能指君主或德高望重之人)的赞颂,同时也表明了自己愿意在这种清净无为的状态中度过每一个日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艺术的描写,以及对超脱世俗和专注内心世界的表达,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

收录诗词(91)

李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 字:明远
  • 籍贯: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
  • 生卒年:925年-996年2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和夏日直秘阁之什

静卧蓬山养道情,百司繁冗尽堪轻。

窗前竹撼森疏影,树杪蝉吟断续声。

闲蹋绿莎芒作履,旋烹芳茗石为铛。

料君难恋神仙境,重筑沙堤走马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暑夜偶作之什

新搆华居近禁城,旋栽松桧满中庭。

顺风子细闻清漏,隔竹依稀见落星。

万乘异恩无路报,千年昌运此时丁。

一轩明月谁为伴,应共金昆醉复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宝相花送上秘阁侍郎并献恶诗一首

宝相为嘉号,移根自蜀都。

远来还可重,他处更应无。

嫩叶细裁绿,芳英匀抹朱。

风流别花客,知道此花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昉启昉世虽积善身匪怀才川岳粹灵固非禀受朝廷华显靡不践扬爰及孟冬适逢生日儿孙在列争持献寿之杯珠玉忽来又捧祝延之什老夫内省为幸斯多辄述荒词用继高韵

九重天子搆明堂,凡木那堪作栋梁。

生世固非贤者出,佐时空遇帝图昌。

略无声望朝廷重,宁有功名史册芳。

罗列儿孙共为寿,老年难诉满金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