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洞壑仙人馆,孤峰玉女台。
空濛朝气合,窈窕夕阳开。
流涧含轻雨,虚岩应薄雷。
正逢鸾与鹤,歌舞出天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自然景观和超凡脱俗的人物活动。开篇“洞壑仙人馆,孤峰玉女台”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的山洞和高耸的峰峦之间,其中藏有仙人的住所和玉石般纯洁的女子所居之地。这里的“洞壑”和“孤峰”构成了一个幽深而又开阔的空间,而“仙人馆”和“玉女台”则增添了几分超自然的色彩。
接下来的“空濛朝气合,窈窕夕阳开”两句,通过对早晚光线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空濛”的晨雾与“窈窕”的傍晚阳光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既神秘又和谐。
中间四句“流涧含轻雨,虚岩应薄雷。正逢鸾与鹤,歌舞出天来”则是对这片仙境中的声音和动态的描绘。“流涧”的细流与“虚岩”的回音,以及“薄雷”的低响,都在强化这一空间的意象。而“鸾与鹤”的出现,则是传统文化中常见的瑞鸟,象征着吉祥与超脱尘世。最后,“歌舞出天来”一句,更是在表达仙境中的生活是多么悠然自得,仿佛已经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仙人、玉女等超凡元素的引入,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神秘色彩的理想世界。
不详
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紫凤真人府,斑龙太上家。
天流芝盖下,山转桂旗斜。
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
唯应问王母,桃作几时花。
今春芳苑游,接武上琼楼。
宛转萦香骑,飘飖拂画毬。
俯身迎未落,回辔逐傍流。
秖为看花鸟,时时误失筹。
一台推往妙,三史伫来修。
应宰凫还集,辞郎雉少留。
郊筵乘落景,亭传理残秋。
愿以弦歌暇,芝兰想旧游。
弱冠相知早,中年不见多。
生涯在王事,客鬓各蹉跎。
良守初分岳,嘉声即润河。
还从汉阙下,倾耳听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