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袁州曹伯玉使君

宜春城郭绕楼台,想见登临把一杯。

湿湿岭云生竹箘,冥冥江雨熟杨梅。

政成定入邦人咏,诗就还随驿使来。

错莫风沙愁病眼,不知何日为君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宜春城郭环绕着楼阁,想象中有人在登高望远,举杯畅饮。
湿润的山岭云雾缭绕竹丛,江面上的雨让杨梅熟透。
政绩斐然必会受到百姓歌颂,新作的诗歌也将随着信使到来。
在这风沙弥漫中,我愁绪满怀,不知何时能为你打开这扇窗。

注释

城郭:城市和城墙。
登临:登高眺望。
一杯:一杯酒。
湿湿:湿润。
岭云:山岭上的云雾。
竹箘:竹丛。
政成:政绩显著。
邦人:国人。
咏:歌颂。
错莫:纷乱。
风沙:风尘和沙土。
病眼:视力不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寄袁州曹伯玉使君》。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通过对宜春城郭绕楼台的描绘,表达了他想登临远方,举杯畅饮的豪情壮志。在“湿湿岭云生竹箘,冥冥江雨熟杨梅”中,作者以湿润的岭云和生长在竹间的箘,以及连绵不绝的江雨和成熟的杨梅,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意境幽深的自然景象。

“政成定入邦人咏,诗就还随驿使来”两句,表明了作者期待着国家政局的安定与百姓的颂歌,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诗歌传递信息和情感的渴望。诗中的“错莫风沙愁病眼,不知何日为君开”则流露出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迷茫。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安石的豪放情怀,也反映了他作为政治家的深沉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与远方友人交流的情感和精神寄托。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寄深州晁同年

秀色归荒陇,新声换氄毛。

日催花蕊急,云避雁行高。

驻马旌旗暖,传觞鼓吹豪。

班春不知负,短发为君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寄黄吉甫

朱颜去似朔风惊,白发多于野草生。

挟策读书空有得,求田问舍转无成。

解鞍乌石冈边坐,携手辛夷树下行。

今日追思真乐事,黄尘深处走鸡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黄吉甫

学兼文武在吾曹,别后应看虎豹韬。

欲问庙堂谁镇抚,尚传边塞敢惊骚。

旌旗急引飞黄下,烽火遥连太白高。

闻说荆人亦憔悴,家家还愿献春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寄曾子固

斗粟犹惭报礼轻,敢嗟吾道独难行。

脱身负米将求志,戮力乘田岂为名。

高论几为衰俗废,壮怀难值故人倾。

荒城回首山川隔,更觉秋风白发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